近年来由于技术革新,产品销路逐年扩展,原有的供应商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决定再选择新的原料供应商。企业采购部门过去一般采用协商选择的方法,这次决定采用招标方法,采购部门提出了招标条件,但对投标者的资格不预限制。只要符合招标条件的供应商都可竞标,企业从中选择最有利的供应商签订协议。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与通常采用的协商选择法相比较,招标方法更适用于( )。
A:供应单位多,难以选择时 B:采购商品数量大,供应市场竞争激烈时 C:供应商竞争不激烈时 D:采购商品技术规格复杂时
近年来由于技术革新,产品销路逐年扩展,原有的供应商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决定再选择新的原料供应商。企业采购部门过去一般采用协商选择的方法,这次决定采用招标方法,采购部门提出了招标条件,但对投标者的资格不预限制。只要符合招标条件的供应商都可竞标,企业从中选择最有利的供应商签订协议。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与招标方法相比较,协商选择方法的优点是( )。
A:采购商能在更广泛的范围选择供应商 B:手续简单,时间短,机动性强 C:在商品质量,交货日期等方面较有保证 D:对投标者了解较充分,把握性大
某竖向不规则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建筑场地为I1
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房屋基本自振周期T
=3.80s。假定振型组合后的各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如图1~3所示,G
为重力荷载代表值。薄弱层在首层。 
抗震验算时,第一层剪力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
(kN)的最小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
A:184 B:192 C:210 D:240
某竖向不规则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建筑场地为I1
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房屋基本自振周期T
=3.80s。假定振型组合后的各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如图1~3所示,G
为重力荷载代表值。薄弱层在首层。 
抗震验算时,第二层和第六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
(kN),V
(kN),与下列何组数值最接近?
A:158;49 B:154;49 C:180;45 D:190;45
有一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L形加强区剪力墙,如图3-3所示,8度抗震没防,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暗柱(配有纵向钢筋部分)的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暗柱的箍筋和墙身的分布筋均采用HPB300(φ),该剪力墙身的竖向和水平向的双向分布钢筋均为中12@200,剪力墙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力设计值N=5880.5kN。 
试问,当该剪力墙加强部位允许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底截面最大轴压比限值为μ
,与该墙的实际轴压比μ
的比值(μ
/μ
),应与下列何项数据最为接近?
A:0.722 B:0.91 C:1.08 D:1.15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丙类建筑,剖面如图14-15所示,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I2类场地。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屋面有局部突出的小塔楼。已知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
=1.0s,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
=15000kN,G
=0.8G,G
=0.08G
,第二层至第九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0.9G
。小塔楼的侧向刚度与主体结构的层侧向刚度之比K
/K=0.01。 
该结构底部水平剪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064 B:4212 C:3865 D:3715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丙类建筑,剖面如图14-15所示,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I2类场地。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屋面有局部突出的小塔楼。已知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
=1.0s,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
=15000kN,G
=0.8G,G
=0.08G
,第二层至第九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0.9G
。小塔楼的侧向刚度与主体结构的层侧向刚度之比K
/K=0.01。 
假定
=4500kN,主体结构顶层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ΔF
(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66 B:386 C:405 D:325
门控心血池显像时所获得的左心室放射性一时间曲线(A代表放射性计数,T代表心动周期)如图4-1所示: 
b点最可能代表
A:舒张末期 B:最大射血时刻 C:收缩末期 D:最大充盈时刻 E:早期充盈时刻
门控心血池显像时所获得的左心室放射性一时间曲线(A代表放射性计数,T代表心动周期)如图4-1所示: 
c点最可能代表
A:舒张末期 B:最大射血时刻 C:收缩末期 D:最大充盈时刻 E:早期充盈时刻
门控心血池显像时所获得的左心室放射性一时间曲线(A代表放射性计数,T代表心动周期)如图4-1所示: 
d点最可能代表
A:舒张末期 B:最大射血时刻 C:收缩末期 D:最大充盈时刻 E:早期充盈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