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岁,因乏力,厌食就诊,查ALT 867 U/L,AST 792 U/L,GGT 58 U/L,TBil 42.3 μmol/L,GLO 64 g/L,IgG 3 270 mg/dl,ANA阳性(1∶640);病理学表现为:界面性肝炎,中度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伴小叶性肝炎,无明显胆管损伤,肉芽肿,铁沉积,铜沉积。

可提示病情完全缓解的是(提示 给予患者波尼松60 mg(第1周),40 mg(第2周),30 mg(第3,4周),20 mg维持用量。)

A:ANA 1∶80 B:肝活检可见界面性肝炎 C:症状消失;血清胆红素和γ-球蛋白恢复正常;氨基转移酶正常或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 D:出现腹腔积液 E:黄疸较前加重 F:出现肝性脑病

患者女性,67岁,主因间断胸闷,憋气1年,食欲减低2个月入院。去年4月感冒后,出现胸闷,憋气,就诊当地医院,予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胸闷好转,但食欲仍差,乏力加重。今年5月外院查尿常规:尿蛋白4+,红细胞1+,尿糖定性1+,来我院门诊就诊。

使用肝素抗凝,如果首剂量给予30mg肝素钠,测得ACT为220s(正常基础值140s),1小时后测得ACT为180s。此时肝素余量应为

A:24.5mg B:20mg C:15mg D:10mg E:5mg

男性,30岁,头痛,复视1个月余,伴发热,体温38.5℃,无恶心呕吐,伴乏力,盗汗。查体: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胸片双肺未见明确病变,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80mmHO,白细胞数0.12x10/L,葡萄糖0.8mmol/L,蛋白110mg/dl。氯化物95mmol/L,PPD(++),脑脊液抗结核抗体(+)。

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口服泼尼松30mg,每日1次(清晨顿服)。长期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肥胖 B:血糖升高 C:低血压 D:骨质疏松 E:诱发感染

患者女,42岁,因乏力,厌食就诊,查ALT867U/L,AST792U/L,GGT58U/L,TBil42.3μmol/L,GLO64g/L,IgG3270mg/dl,ANA阳性(1∶640);病理学表现为:界面性肝炎,中度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伴小叶性肝炎,无明显胆管损伤,肉芽肿,铁沉积,铜沉积。

可提示:病情完全缓解的是(提示: 给予患者波尼松60mg(第1周),40mg(第2周),30mg(第3,4周),20mg维持用量。)

A:ANA1∶80 B:肝活检可见界面性肝炎 C:症状消失;血清胆红素和γ-球蛋白恢复正常;氨基转移酶正常或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 D:出现腹腔积液 E:黄疸较前加重 F:出现肝性脑病

若某药的成人剂量为30mg/kg,那么8岁儿童按照体重计算每次的给药剂量应为

A:234mg B:230mg C:720mg D:210mg E:570mg

如某日雷尼替丁(DDD=300mg)(150mg/30片/盒)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用量为5盒,则预计该日用药人数为

A:60人 B:150人 C:30人 D:75人 E:300人

食品中有毒物质限量的标准,通常是根据危险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并按照相应的程序来制定。以某农药为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已确定为60mg/(kg·bw)

人体的ADI[mg/(kg·bw)]应为

A:600 B:60 C:6 D:0.6 E:0.06

患儿,14岁,体重42kg,患肾病综合征,应用泼尼松30mg/d,分3次口服,已用4周,尿蛋白无明显减少,上级医生查房,根据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提出调整泼尼松剂量,但全日总量最多不超过()

A:20mg B:30mg C:40mg D:50mg E:60mg

4岁患儿,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口服泼尼松30mg/天,3周,尿蛋白转阴、进一步治疗措施是:

A:停用泼尼松 B:泼尼松30mg隔日顿服 C:继续泼尼松30mg/天,4周 D:继续泼尼松30mg/天,1周 E:继续泼尼松30mg/天,5周

一药品包装上包装数量标示为25mg×12片/盒×10×30,则表示为()

A:药品的规格是25mg B:中包装内有10小盒 C:大包装中有30中盒 D:药品的最小包装是1盒12片 E:最小包装的药品规格和数量是25mg×12片/盒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