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6岁。拟在放射科导管治疗行风心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术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其原因和处理

A:导管刺激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常引起低血压 B:造影剂刺激血管壁,是低血压的原因之一 C:窦性心动过缓时可注射阿托品 D:注射麻黄素或苯肾上腺素 E:持续室速,多源室早或I3度房室传导阻滞,用药物治疗,不必立即中止心内操作

患者女,63岁,因“颅内肿瘤”拟在仰卧位下行双侧额部颅骨切开肿瘤切除术。患者近期出现头痛,恶心,视物模糊等症状。神经系统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颅脑MRI:矢状窦附近有一巨大脑膜瘤。手术开始后,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开始下降并出现低血压。

患者PETCO持续下降并出现低血压,目前可能的诊断为

A:静脉空气栓塞 B:全身麻醉术中低血压 C:特发性肺动脉__ D: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 E:严重低血容量 F:呼吸性碱中毒

患者男,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负荷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

诱导后发生低血压最可能的原因是

A:吸入麻醉过深,心血管受抑制 B: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少 C:麻醉药物选择不当 D:急性心衰 E:脑血管意外

麻醉中低血压定义是下述哪项

A:血压下降>20% B:血压下降>30% C:收缩压80mmHg D:A.或C E:B.或C

某男性患者,69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负荷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

诱导后发生低血压最可能的原因是

A:吸入麻醉过深,心血管受抑制 B: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少 C:麻醉药物选择不当 D:急性心衰 E:脑血管意外

某男性患者,47岁,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近三个月出现阵发性头痛、心悸伴大汗,发作时血压可达240/120mmHg,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术前CT示左肾上腺肿物。拟行手术切除。

手术中容易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是

A:全麻诱导 B:改变体位 C:挤压肿瘤 D:手术探查 E:肿物切除后

某女性患者,28岁,妊娠36周GP,胸闷、夜间不能平卧十余天入院;两年前因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手术后一直口服阿司匹林至本次怀孕时停服。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体重82kg,血压135/80mmHg、心率129次/分、呼吸29次/分;听诊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双下肢浮肿(++)。轻微活动症状明显加重。实验室检查:WBC10.86×10/L、Hb121g/L、PLT99×10/L、PT13.1s、APTT32.8s;心脏彩超:二尖瓣口面积1.42cm、重度二尖瓣反流。

关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主要表现有低血压、心动过速、虚脱和晕厥 B: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主要因为腹主动脉受压,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 C:开放静脉通道最好选择上肢静脉穿刺 D: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时首先应加快静脉补液速度 E:为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产妇最好采用左侧倾斜30°体位 F:术前充分补液

麻醉期间低血压的定义是

A:收缩压低于90mmHg B:血压降幅超过麻醉前30%或收缩压降到80mmHg以下 C:血压降幅超过麻醉前20%或收缩压降到90mmHg以下 D:血压降幅超过麻醉前20%或收缩压降到80mmHg以下 E:血压降幅超过麻醉前30%或收缩压降到90mmHg以下

患者男性,40岁,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控制欠佳。晨起突然出现剧烈撕裂样胸痛,一侧上肢脉搏消失。心率110次/分,律齐,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心电图大致正常

突然出现低血压,首先考虑下列何种情况

A:肺梗死 B:心脏压塞 C:急性心肌梗死 D:入量不足 E:心律失常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