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5岁,咽炎,注射青霉素后1分钟,呼吸急促,面部发绀,心率130次/分,血压60/40mmHg。
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的机制是
A:青霉素本身诱导机体发生变态反应 B:青霉素降解产物诱导机体发生变态反应 C:青霉素加速抗原抗体结合 D:青霉素促进机体释放组胺,白三烯等致敏原 E:青霉素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
病人张某,52岁,因急性扁桃体炎需青霉素治疗。皮试后5分钟病人出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对使用青霉素治疗的病人,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从未使用过青霉素的病人,用前需做皮试 B:使用青霉素时,停药三天以上需重做皮试 C:使用过程中批号有更改时需重做皮试 D:青霉素过敏者需重做皮试 E:曾经使用过青霉素者,再次使用时需重做皮试
男性,38岁,肛周脓肿,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肌内注射160万U青霉素。
青霉素过敏试验液使用时才配制的目的是
A:防止失效 B:防止污染 C:防止效价降低 D:减少青霉烯酸的产生 E:减少青霉噻唑蛋白的产生
苄星青霉素
A:是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B: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 C:是治疗癫癎小发作的首选药 D: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降血脂药 E:是静脉注射治疗癫癎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羧苄青霉素
A:抗菌谱较窄,对酸稳定,对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不稳定 B:抗菌谱较窄,对酸不稳定,对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不稳定 C:抗菌谱较窄,对酸稳定,对葡萄球菌青霉素酶稳定 D:抗菌谱较宽,对酸不稳定,对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不稳定 E:抗菌谱较宽,对酸稳定,对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不稳定
羧苄青霉素
A:抗菌谱窄,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 B:抗菌谱窄,不耐酸,耐青霉素酶 C:抗菌谱窄,耐酸,耐青霉素酶 D:抗菌谱广,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 E:抗菌谱广,耐酸,不耐青霉素酶
患者,女,肺炎,体温39.5。C,脉搏120次/min,医嘱青霉素皮内试验。
下列护士在进行青霉素皮内试验的步骤中,错误的是
A:皮肤试验液配制好后,应放于冰箱冷藏保存,供随时取用 B:试验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C:于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I 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 D:结果如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 ml,以作对照 E: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
庆大霉素与羧苄青霉素混合静滴可
A:降低庆大霉素抗绿脓杆菌活性 B:增强庆大霉素抗绿脓杆菌活性 C: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 D:用于肺炎球菌败血症 E:以上都不对
羧苄青霉素()
A:抗菌谱窄,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 B:抗菌谱窄,不耐酸,耐青霉素酶 C:抗菌谱窄,耐酸,耐青霉素酶 D:抗菌谱广,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 E:抗菌谱广,耐酸,不耐青霉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