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性,12岁。因胃寒,发热,咽痛两天由母陪同就医。诊断:急性扁桃腺炎。给青霉素等治疗。皮试:(-)。注射青霉素后,患儿刚走出医院约10分钟,顿觉心里不适,面色苍白,冷汗如注,母立即抱女返回医院。测血压6.67/4kPa(50/30mmHg)。诊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是

A:青霉素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B:产生水解酶 C: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 D:产生了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酸 E: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

患者男性,25岁,咽炎,注射青霉素后1分钟,呼吸急促,面部发绀,心率130次/分,血压60/40mmHg。

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的机制是

A:青霉素本身诱导机体发生变态反应 B:青霉素降解产物诱导机体发生变态反应 C:青霉素加速抗原抗体结合 D:青霉素促进机体释放组胺,白三烯等致敏原 E:青霉素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

病人张某,52岁,因急性扁桃体炎需青霉素治疗。皮试后5分钟病人出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对使用青霉素治疗的病人,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从未使用过青霉素的病人,用前需做皮试 B:使用青霉素时,停药三天以上需重做皮试 C:使用过程中批号有更改时需重做皮试 D:青霉素过敏者需重做皮试 E:曾经使用过青霉素者,再次使用时需重做皮试

男性,38岁,肛周脓肿,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肌内注射160万U青霉素。

青霉素过敏试验液使用时才配制的目的是

A:防止失效 B:防止污染 C:防止效价降低 D:减少青霉烯酸的产生 E:减少青霉噻唑蛋白的产生

患者,女,肺炎,体温39.5。C,脉搏120次/min,医嘱青霉素皮内试验。

下列护士在进行青霉素皮内试验的步骤中,错误的是

A:皮肤试验液配制好后,应放于冰箱冷藏保存,供随时取用 B:试验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C:于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I 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 D:结果如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 ml,以作对照 E: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

某女患儿,12岁,因胃寒,发热,咽痛两天由母陪同就医。诊断:急性扁桃腺炎。给青霉素等治疗。皮试:(-)。注射青霉素后,患儿刚走出医院约10分钟,顿觉心里不适,面色苍白,冷汗如注,母立即抱女返回医院。测血压6.67/4kPa(50/30mmHg)。诊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是

A:青霉素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B:产生水解酶 C: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 D:产生了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酸 E: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

某女患儿,12岁,因恶寒,发热,咽痛2天由其母陪同就医。诊断:急性扁桃体炎。给青霉素等治疗。皮试:(-)。注射青霉素后,患儿刚走出医院约10分钟,顿觉心里不适,面色苍白,冷汗如注,母立即抱女返回医院。测血压6.67/4kPa(50/30mmHg)。诊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是

A:青霉素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B:产生水解酶 C: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 D:产生了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酸 E: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

苯唑青霉素钠又名( )。

A:苯唑西林钠 B:阿莫西林 C:头孢菌素类 D:硫酸阿米卡星 E:琥珀氯霉素

苯唑青霉素钠又名()。

A:苯唑西林钠  B:阿莫西林  C:头孢菌素类  D:硫酸阿米卡星  E:琥珀氯霉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