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形或箱形截面柱的截面局部稳定是通过()来保证的。
A:控制板件的边长比并加大板件的宽(高)度 B:控制板件的应力值并减小板件的厚度 C:控制板件的宽(高)厚比并增设板件的加劲肋 D:控制板件的宽(高)厚比并加大板件的厚度
提高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性,常用的方法是()。
A:增加板件的宽度 B:增加板件的厚度 C:增加板件的宽厚比 D:设置横向加劲肋
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hfmin≥1.5,最大焊脚尺寸hfmax≤1.2t1,式中的t1和t2分别为()
A:t1为腹板厚度,t2为翼缘厚度t1为翼缘厚度,t2为腹板厚度 B:t1为翼缘厚度,t2为腹板厚度 C:t1为较薄的被连接板件的厚度,t2为较厚的被连接板件的厚度 D:t1为较厚的被连接板件的厚度,t2为较薄小的被连接板件的厚度
整体式车身的强度来自于下面哪些条件()
A:板件的材质 B:板件件的重量 C:板件的形状 D:板件的厚度
保护焊的定位焊各焊点间距与板件厚度有关,一般是板件厚度的()
A:5~15倍 B:30~40倍 C:15~30倍
定位焊各焊点间的距离大小与()有关。
A:板件的厚度 B:板件的材料 C:板件的性质 D:板件的强度
金属结构存在应力集中时,其强度可能减小。为了(),修理后要消除某些板件的应力集中。
A:变形吸收能量 B:增加强度 C:增加刚性 D:增加厚度
薄壁杆件发生局部失稳时的临界应变大小()。
A:与板的厚度成正比 B:与板厚度的平方成正比 C:与板的厚度成反比 D:与板厚度的平方成反比
提高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性常用的合理方法是()。
A:增加板件宽厚比 B:增加板件厚度 C:增加板件宽度 D:设置横向加劲肋
工字形或箱形截面的梁、柱的截面局部稳定是通过()来保证的。
A:控制板件的边长比并加大板件的宽(高)度 B:控制板件的应力值并减小板件的厚度 C:控制板件的宽(高)厚比并增设板件的加劲肋 D:控制板件的宽(高)厚比并增大板件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