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卫生:人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生命活动。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10~15m3空气。因此,掌握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掌握大气的卫生标准与基准两者的不同,还有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方法。

煤烟型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的特点是

A:污染物来自汽车排出物 B:污染物来年煤炭燃烧物 C:夏季气候,阳光强烈 D:冬季气候,气温低有逆温,天气寒冷 E:受害者以老人、婴幼儿居多 F:受害者以青壮年为主

大气卫生:人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生命活动。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10~15m3空气。因此,掌握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掌握大气的卫生标准与基准两者的不同,还有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方法。

制定大气卫生基准的研究方法概括为

A:三致试验 B:大气监测 C:流行病学研究 D:刺激作用阈测定 E:有害物质嗅觉阈测定 F:毒理学试验

大气卫生:人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生命活动。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10~15m3空气。因此,掌握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掌握大气的卫生标准与基准两者的不同,还有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方法。

近年来认为反映人体暴露水平较为准确的方法是

A:大气监测 B:生物材料监测 C:个体采样 D:疾病资料调查 E:个体采样和疾病资料调查 F:生物材料监测和疾病资料调查

大气卫生:人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生命活动。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10~15m3空气。因此,掌握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掌握大气的卫生标准与基准两者的不同,还有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方法。

大气卫生标准是以大气卫生基准为主要依据,标准与基准是两个不同概念,以下有关标准与基准描述正确的是

A:基准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人群不产生有害或不良影响的最大浓度 B:标准是国家或地方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 C:基准是根据剂量反应关系和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它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 D:标准是以基准为科学依据,会随基准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和人们的要求等而变化,具有法律效力 E:标准是评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尺度 F:基准考虑敏感人群和暴露时间而确定的对健康不会产生直接和间接有害影响的相对安全剂量 G:基准与标准两者有明显区别,两者没有联系,不能混为一谈 H:基准是一成不变的,标准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的

英国科学家指出,在南极上空,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在过去40年中下降了大约8公里。在欧洲上空,也得出了类似的观察结论。科学家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大气层可能会持续收缩。在21世纪,预计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一倍,这会使太空边界缩小20公里,使散逸层以上区域——热电离层的密度继续变小,正在收缩的大气层至少对卫星会有不可预料的影响。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太空边界缩小的幅度会逐渐加大 B: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层继续收缩 C: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会不断下降 D:正在收缩的大气层对卫星的影响不可预料

英国科学家指出,在南极上空,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在过去40年中下降了大约8公里。在欧洲上空,也得出了类似的观察结论。科学家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大气层可能会持续收缩。在21世纪,预计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数倍,这会使太空边界缩小20公里,使散逸层以上区域热电离层的密度继续变小,正在收缩的大气层至少对卫星会有不可预料的影响。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太空边界缩小的幅度会逐渐加大 B: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层继续收缩 C: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会不断下降 D:正在收缩的大气层对卫星的影响不可预料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C: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量保持相对稳定,正是()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氧大量消耗的结果

英国科学家指出,在南极上空,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在过去40年中下降了大约8公里。在欧洲上空,也得出了类似的观察结论。科学家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大气层可能会继续收缩。在21世纪预计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数倍,这会使太空边界缩小20公里,使散逸层以上区域热电离层的密度继续变小,正在收缩的大气层至少对卫星会有不可预料的影响。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太空边界缩小的幅度会逐渐加大 B: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层继续收缩 C: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会不断下降 D:正在收缩的大气层对卫星的影响不可预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