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芯片用于指导临床用药,主要体现在
A:疾病相关基因的诊断 B: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C:核酸的测序分析 D:外源微生物感染鉴定 E:个体化治疗
微生物工作人员在医院感染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医院感染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形态学观察,分离培养技术,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病原体分型技术包括表型分型,生物分型,特异性分型,需根据情况选择应用。
普通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可开展的项目是
A:特异的分型技术 B:生物分型 C:生物分型,特异的分型技术 D:表型分型,生物分型,特异的分型技术 E:表型分型及简单的生物分型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级,分别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其适用范围不同。
禁止外人进入实验区域,实验室配置生物安全柜和高温消毒灭菌装置。常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研究的实验室,其防护级别应为
A:BSL-1 B:BSL-2 C:BSL-3 D:BSL-4 E:BSL-1或BSL-2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级,分别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其适用范围不同。
实验室有双重门或气闸室与外部隔离的实验区域组成,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必须配置生物安全柜,高温灭菌锅等设备。实验室的送风必须经过三级过滤,禁止使用循环回风,并保证各个实验区域之间的负压要求。用于特殊诊断和研究的实验室。其防护级别应为
A:BSL-1 B:BSL-2 C:BSL-3 D:BSL-4 E:BSL-3和BSL-4
在转基因研究中,科学家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如果转基因生物出现安全性问题,会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这表明()
A:绝大多数科学家能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 B:转基因技术具有双刃剑效应 C:科学家的道德和价值观是不同的 D:转基因研究必须有充足的技术条件
对转基因生物持否定态度的人士,担心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安全的影响是()
A:转基因生物相当于入侵的外来物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B:转基因生物会产生新的过敏原,会对有过敏体质的人造成危害 C:重组的DNA,会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出无法抵御的病原微生物 D:转基因农作物会发生营养成分的改变
在生物医学实验室中进行有害微生物和转基因操作,应使用():
A:生物安全柜 B:净化工作台 C:普通实验台 D:通风柜
农业转基因生物主要包括()。
A: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B: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C: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D:以上都是
根据下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发展速度较快,1992年只有一个国家种植,到1996年增加到6个,1999年为12个,2003年为18个。1996年种植面积为170万hm2,1999年为1210万hm2,2003年增加到6770万hm2。其中,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巴西、中国和南非等6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99%。在转基因作物中,以大豆的种植面积最大,占58%;其次是玉米,占23%;棉花占12%;油菜占6%。其转基因性状,以耐除草剂为主,其次为抗虫性。在1996~2000年的五年间,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74%,抗虫性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19%。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统计,2003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已有700万,比2002年又增加100万。
我国的转基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生物技术已列入国家的“863”计划。1998年我国开始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当年推广24万hm2,到2003年达到307万hm2,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60%,且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逐步占主导地位,到2004年已占近70%。其他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大豆等方面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全面展开。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转基因作物的转基因性状以耐除草剂为主 B: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发展速度较快 C:在1996-2000年的四年间,耐除草剂、抗虫性之外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7%左右 D:2003年,俄罗斯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约为130万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