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2岁,因颈,右肩臂,手指麻痛2年,加重伴下肢无力3个月,以混合型颈椎病收住院,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相应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明显。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提问:术前访视会诊应着重注意哪些事项?
A:颈椎活动度和气管插管条件 B:了解患者有无肩周炎或腰腿痛病史 C:循环系统,尤其是有无高血压病,心肌缺血,脑供血障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 D:了解有无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结石 E:了解患者呼吸功能储备状况,尤其是有无近期急性呼吸道感染 F:了解患者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患者男性,72岁,因颈,右肩臂,手指麻痛2年,加重伴下肢无力3个月,以混合型颈椎病收住院,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相应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明显。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提示:患者颈椎后伸极度受限;患高血压病20余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定,收缩压最高可达210mmHg,入院时血压195/115mmHg,房颤,心室率120次/分,心脏超声示左房内有血栓可疑,伴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EF值53%;心功能I3级;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近日患感冒,咳嗽,咳痰,气喘严重,呼吸功能测定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半年前患"脑梗",现已基本恢复;空腹血糖13.4mmol/L(240mg/dl)。提问:对于该患者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暂缓手术,待血压控制至160/110mmHg,心室率100次/分以下时再考虑手术 B:该患者的ASA分级为I2级 C:暂缓手术,积极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D:做血栓风险测定和分析,了解患者再次发生脑梗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E:待血糖稳定在6.7mmol/L(120mg/dl)以下时再考虑手术 F:次日在快速诱导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患者男性,72岁,因颈,右肩臂,手指麻痛2年,加重伴下肢无力3个月,以混合型颈椎病收住院,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相应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明显。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提示:经一段时间调整,患者血压保持在150/90mmHg左右;心室率控制在90次/分左右;EF值65%;心功能I2级;无咳嗽咳痰现象2周,血气分析基本正常;屏气试验时间30秒;颈部动脉多普勒提示动脉壁硬化改变,但无明显粥样斑块形成;空腹血糖7.84mmol/L(140mg/dl)左右。提问:下列叙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患者综合情况已显著改善,可以接受手术和麻醉 B:手术当日停用降压药和降糖药 C:使用阿曲库铵,瑞芬太尼,异丙酚或七氟醚等,以利患者术后迅速苏醒,尽早复查有无医源性神经损伤 D: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快速诱导,常规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 E:术中尽量减小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如循环稳定,可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F:术中注意手术操作有时可牵拉或压迫气管下段造成气道梗阻,术后拔管时要警惕血肿压迫气管导致气道梗阻
患者男,55岁,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2年,加重伴排粪无力3个月。查体:脐以下皮肤针刺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略高,双膝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ki征阳性。MRI示T
~T
OLF,压迫硬膜囊;T
~T
OPLL,压迫硬膜囊;T
~L
OLF,压迫硬膜囊及脊髓。
关于椎管后壁切除术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咬骨钳“蚕蚀”法小心咬除椎板 B:沿关节突中线磨钻磨透椎板,关节突及骨化的黄韧带 C:避免使用骨刀切除椎板,防止震动损伤脊髓 D:严重骨化的黄韧带挤入椎管内或长节段连续韧带骨化 E:有时难以做到整体经典的“揭盖式”椎板切除,此时可以用分节段“揭盖”的方法切除椎管后壁 F:使用磨钻时要来回摆动磨钻磨除椎板,避免固定在一点磨削而钻入椎管
某男性患者,35岁,车祸致颈椎骨折,拟择期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术。胸3平面以下皮肤感觉消失。
全身麻醉诱导时,应特别注意的是
A:心律失常 B:颈椎体错位 C:呼吸道是否通畅 D:气管插管是否困难 E:血压是否稳定
常规腰椎管减压术常需咬除椎板的范围是()。
A:1~2个椎体 B:2~3个椎体 C:3~4个椎体 D:4~5个椎体 E:5个以上
椎管狭窄椎板切除减压术的麻醉特点是()。
A:必须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B:在头高位时,血压不宜维持过高,以免发生脑出血 C:补液宜少,保持血容量欠缺状态为佳 D:颈椎病变使头部活动受限者,气管插管较困难,可行清醒插管或纤支镜引导下插管 E:改俯卧位后没必要重新检查导管位置
椎管狭窄椎板切除减压术的麻醉特点是()
A:必须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B:在头高位时,血压不宜维持过高,以免发生脑出血 C:补液宜少,保持血容量欠缺状态为佳 D:颈椎病变使头部活动受限者,气管插管较困难,可行清醒插管或纤支镜引导下插管 E:改俯卧位后没必要重新检查导管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