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6岁,间歇性头痛5年,近半年来加重;头痛每次发于右侧额部逐渐扩散至右颞部和枕部,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疼痛开始时多为强烈的波动性疼痛,后转为持续性钝痛;晨起发作多,日常活动或轻轻摇头可明显加重疼痛,疼痛可持续几小时或几天;可由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同时还可放散到颈部肩部;头痛发作后常有疲倦感,大汗淋漓及烦躁;发作间期完全正常,患者直系亲属中有数人患有相同疾病。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未见明确阳性体征,辅助检查也未见异常。

下列哪种神经阻滞可迅速缓解疼痛

A:面神经阻滞 B:舌咽神经阻滞 C: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 D:颈丛阻滞 E:蝶腭神经节阻滞

 患者女,45岁,因“渐进性肢体麻木6个月”来诊。6个月前始出现双侧足趾麻木,此后症状逐渐向上发展,出现双膝麻木,针刺感,1个月前出现双侧股部和双手麻木感,并出现双手活动不灵活。神经系统查体: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足固有肌轻度萎缩,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稍低,双侧踝反射消失,双侧膝跳反射降低,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双侧膝关节以下振动觉,针刺觉明显减退,双手轻触觉和针刺觉减退,龙贝格(Romberg)征(-)。神经传导测定:运动传导测定双侧腓总神经,胫后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正常,感觉传导测定示双腓肠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未引出,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明显降低。F波测定: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正常。肌电图:双侧胫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

根据该患者神经受累的范围,疾病类型属于

A:单神经病 B:多发单神经病 C: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D: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E:脊肌萎缩症

 患者女,45岁,因“渐进性肢体麻木6个月”来诊。6个月前始出现双侧足趾麻木,此后症状逐渐向上发展,出现双膝麻木,针刺感,1个月前出现双侧股部和双手麻木感,并出现双手活动不灵活。神经系统查体: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足固有肌轻度萎缩,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稍低,双侧踝反射消失,双侧膝跳反射降低,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双侧膝关节以下振动觉,针刺觉明显减退,双手轻触觉和针刺觉减退,龙贝格(Romberg)征(-)。神经传导测定:运动传导测定双侧腓总神经,胫后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正常,感觉传导测定示双腓肠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未引出,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明显降低。F波测定: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正常。肌电图:双侧胫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

其神经病变最可能的病理基础是

A:原发性脱髓鞘 B:原发性轴索损害 C:神经元变性 D:脱髓鞘继发轴索损害 E:感觉神经元变性

 患者男,54岁,因“渐进性肢体无力8个月”来诊。8个月前逐渐出现左侧手指活动不灵活,左上肢乏力,手部肌肉萎缩,并发展至右上肢,近3个月来出现双下肢无力。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神经系统查体:舌肌轻度萎缩,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I3级,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全身深,浅感觉正常。

为明确诊断,须进一步检查(提示 神经传导测定:双下肢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常,上下肢周围神经节段传导测定未见传导阻滞;肌电图见广泛神经源性损害。)

A:脑脊液检查 B:血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 gene)检测 C:血雄激素受体基因检测 D:颈椎MRI E:肌肉活检 F:神经活检

 患者男,68岁,因“多尿,多饮20余年,伴双下肢麻痛2年”来诊。患者糖尿病病史2年余,平素血糖控制在FPG 7.0~8.0 mmol/L,2hPG 10.0~11.0 mmol/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查体:BP 135/76 mmHg;意识清楚,精神可;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HR 8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浅感觉减退。

周围神经病变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包括(提示 根据WHOPNTF所执行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葡萄糖耐量异常,并符合WHO对糖尿病提出的诊断标准;有周围神经病变损害的症状与体征),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A:有中等到严重程度的持续性疼痛 B:四肢(至少双下肢)感觉障碍 C:双下肢拇趾(或至少有一足拇趾)有振动觉的异常 D:WHOPNTF提供的分度音叉在拇趾处测3次,振动觉的值≤7.0 E:右侧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值比同龄人均值低1SD F:四肢肌力减退

某男性患者,67岁,因“多尿、多饮20余年,伴双下肢麻痛2年”来诊。患者糖尿病病史2年余,平素血糖控制在FPG 7.0~8.0 mmol/L,2hPG 10.0~11.0 mmol/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查体:BP 135/76 mmHg;意识清楚,精神可;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HR 8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浅感觉减退。

周围神经病变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包括(提示:根据WHOPNTF所执行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葡萄糖耐量异常,并符合WHO对糖尿病提出的诊断标准;有周围神经病变损害的症状与体征),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A:有中等到严重程度的持续性疼痛 B:四肢(至少双下肢)感觉障碍 C:双下肢拇趾(或至少有一足拇趾)有振动觉的异常 D:WHOPNTF提供的分度音叉在拇趾处测3次,振动觉的值≤7.0 E:右侧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值比同龄人均值低1SD F:四肢肌力减退

某男性患者,69岁,因“多尿、多饮20余年,伴双下肢麻痛2年”来诊。患者糖尿病病史2年余,平素血糖控制在FPG 7.0~8.0 mmol/L,2hPG 10.0~11.0 mmol/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查体:BP 135/76 mmHg;意识清楚,精神可;口唇无发绀, 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HR 80次/min,律齐, 无杂音;腹部(-);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浅感觉减退。

周围神经病变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包括 ( 提示:根据WHOPNTF所执行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葡萄糖耐量异常,并符合WHO对糖尿病提出的诊断标准;有周围神经病变损害的症状与体征,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A:有中等到严重程度的持续性疼痛 B:四肢(至少双下肢)感觉障碍 C:双下肢拇趾(或至少有一足拇趾)有振动觉的异常 D:WHOPNTF提供的分度音叉在拇趾处测3次,振动觉的值≤7.0 E:右侧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值比同龄人均值低1SD F:四肢肌力减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