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19岁,女性,中学生。一天前上午因学习成绩之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受到多人围观,情绪低落,午餐时自行饮红酒一杯入睡。上晚自习时,突然不能行走,以双下肢麻木无力入院。入院后体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0级,感觉减退,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如果患者经过治疗,疗效显著,你认为患者出院后,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A:出院后逐步减量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B:继续服用苯二氮类药物 C: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D:克服个性缺陷 E:加强自我锻炼,促进心身健康 F:经常按摩皮肤和双下肢体

一个45岁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患者,4年来出现进行性痉挛性下肢轻瘫,近期迅速出现尿失禁,并有双足趾麻木,右侧重于左侧,以及双大腿和后背疼痛。上述症状有较为缓渐的波动,但病情加重与减轻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患者视力,眼球运动及四肢近端活动无明显异常。动脉瘤夹闭术后3个月病情无明显改善。

3个月后患者下肢无力加重,双腿出现严重痉挛以至于不能行走,合理的对症治疗是 ( )

A:环磷酰胺 B:巴氯芬(baclofen) C:加巴喷丁(gabapentin) D:盐酸阿米替林 E:心得安

 患者男,65岁,有吸烟史20年,糖尿病史10年,3年前出现行走时左下肢疼痛,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当时未予重视。现因夜间睡觉时患肢持续性疼痛,严重影响睡眠入院检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下肢皮肤粗糙,肌肉较对侧萎缩,双下肢未见皮肤缺损及溃疡,肢体远端冰凉,未扪及足背动脉搏动,左侧股动脉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患者目前诊断为(提示 检查提示ABI为0.6,运动后下肢血压下降>20%,双下肢收缩压相差35 mmHg。)

A:血栓栓塞性脉管炎 B:急性动脉栓塞 C:多发性大动脉炎 D:闭塞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E:神经根压迫 F:神经性疼痛

我国南方某市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全身疲乏,下肢酸痛,严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患者出现黄疸。血象:WBC(7~15)x10/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B:流行性感冒 C:钩端螺旋体病 D:沙门菌属感染 E: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患者男,65岁,有吸烟史20年,糖尿病史10年,3年前出现行走时左下肢疼痛,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当时未予重视。现因夜间睡觉时患肢持续性疼痛,严重影响睡眠入院检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下肢皮肤粗糙,肌肉较对侧萎缩,双下肢未见皮肤缺损及溃疡,肢体远端冰凉,未扪及足背动脉搏动,左侧股动脉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患者目前诊断为(提示 检查提示ABI为0.6,运动后下肢血压下降>20%,两下肢收缩压相差35 mmHg。)

A:血栓栓塞性脉管炎 B:急性动脉栓塞 C:多发性大动脉炎 D:闭塞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E:神经根压迫 F:神经性疼痛

患者,男性,42岁。有高血压4年,高血脂1年,反复性关节炎史3年。近3天出现右足踝关节伴第一跖趾关节异常疼痛,伴红肿,不能行走,血尿酸526μmol/L。

护士对患者做饮食指导时,告诫患者不应多吃的食物为

A:鸡蛋 B:牛奶 C:西兰花 D:香蕉 E:扁豆

某女性患者,19岁,中学生。既往体健。一天前上午因学习成绩之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受到多人围观,情绪低落,午餐时自行饮红酒一杯入睡。上晚自习时,突然不能行走,以双下肢麻木无力入院。入院后体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0级,感觉减退,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如果患者经过治疗,疗效显著,你认为患者出院后,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A:出院后逐步减量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B:继续服用苯二氮类药物 C: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D:克服个性缺陷 E:加强自我锻炼,促进心身健康 F:经常按摩皮肤和双下肢体

某男性患者。18岁,骑单车时被汽车撞倒,神志清,GCS评分15分,右侧大腿痛,畸形,不能站立及行走,右下肢纵向叩击痛(+),踝关节活动好,双下肢皮肤感觉无特殊。

"120"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检查头颅、胸、腹、脊柱、双上肢、左下肢皆为阴性。转运前处理正确的是

A:为了节省时间,右下肢不需要外固定 B:右大腿应做外固定 C:搬运前必须开放静脉通道 D:"120"车到达现场,到将伤者抬起整个操作过程,应4分钟内完成 E:如果患者出血较多,有休克表现,则应开放静脉通道,挂上葡萄糖液补液

某女性患者,78岁。于10小时前自觉左手不能持物,伴左下肢不能行走,5小时后好转。现症见:左侧肢体无力,气短声低,舌质黯淡,有瘀点,苔白,脉沉细无力。

若患者出现下肢不遂,则应加的中药是

A:续断,牛膝 B:独活,羌活 C:牛膝,独活 D:续断,杜仲 E:牛膝,羌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