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有其独特的结构及颗粒内容物,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

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是

A:血小板第3因子 B: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 C:血小板第4因子 D:血小板激活因子 E:血小板促生长因子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低剂量单品种效果不满意时可采用两种或多种抗高血压药

A:联合用药 B:坚持降压治疗 C:注意剂量个体化 D:选择适宜药物剂型 E:依从生物钟规律给药

患者,男性,58岁,因疲劳,乏力6个月来诊,发现脾肋下2cm,化验Hb 158g/L,WBC 13.8x10/L, PLT 2150x10/L,骨髓增生活跃,全片见巨核细胞380个,血小板聚集成堆。

下列治疗错误的是

A:羟基脲长期用药 B:α-干扰素 C:脾切除 D:血小板单采术 E:抗凝治疗

某男性患者,59岁,因疲劳、乏力6个月来诊,发现脾肋下2cm,化验Hb 158g/L,WBC 13.8×10/L, PLT 2150×10/L,骨髓增生活跃,全片见巨核细胞380个,血小板聚集成堆。

以下治疗不正确的是

A:羟基脲长期用药 B:α-干扰素 C:脾切除 D:血小板单采术 E:抗凝治疗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是由于

A: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B:减少凝血酶原的形成 C:使机体内肝素的含量增加 D:直接使血小板聚集 E:减少TXA2的形成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是

A:增加PCI2的合成 B:促进TXA2的合成 C:阻止TXA2的降解 D: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作用 E:减少PGI2的降解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是由于

A:直接使血小板聚集 B:减少凝血酶原的形成 C:使机体内肝素的含量增加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E:减少TXA2的形成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是

A:增加PCI2的合成 B:促进TXA2的合成 C:阻止TXA2的降解 D: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作用 E:减少PGI2的降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