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城市效区有一28层的一般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如图6-15所示。地面以上高度为90m,平面为一外径26m的圆形。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标准值为0.45kN/m,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标准值为0.50kN/m,风荷载体型系数为0.8。

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α1.6s时,当按承载能力计算时,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6 B:1.18 C:1.10 D:1.08

某大城市效区有一28层的一般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如图6-15所示。地面以上高度为90m,平面为一外径26m的圆形。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标准值为0.45kN/m,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标准值为0.50kN/m,风荷载体型系数为0.8。

已知作用于90m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ω=1.50kN/m,作用于90m高度处的突出屋面小塔楼风荷载标准值ΔP=600kN。假定风荷载沿高度呈倒三角形分布(地面处为0),在高度30m处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6840 B:90600 C:78988 D:92420

患者女,72 岁,10年前出现四肢疼痛,呈游走性,以夜间为著。后逐渐出现关节畸形,功能受限。家族史: 其母病逝于骨肉瘤。查体: 体温正常。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心,肺查体无异常。双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畸形,功能受限。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降低。入院后查血,尿常规(-),肝功能:ALP 186 U/L,肾功能正常。X线示双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关节腔破坏,关节脱位。颅脑X线平片未见异常。考虑诊断为畸形性骨炎,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基本缓解,复查ALP恢复正常。

关于手术治疗畸形性骨炎的主要适应证,下列正确的是

A:所有的病理性骨折 B:严重关节炎 C:非负重骨的严重畸形 D:药物治疗无效者 E:骨痛

男.10岁,替牙,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牙弓I1度拥挤,下牙弓排列整齐,面型基本正常,上下前牙倾斜度基本正常

错骀畸形的原因可能是

A:骨骼畸形 B:功能性错 C:替牙障碍 D:吐舌 E:舔牙

某女性患者,26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正颌术后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手术效果将不理想,或出现畸形的复发,正颌术后畸形复发的原因包括

A:骨段离断不完全,骨段未能前移到位 B:骨段接触面过小或无接触,导致骨不连接 C:骨间间隙过大或植骨块固定不当 D:骨间固定不可靠 E:软组织的牵拉作用 F:术后未及时行颌间牵引

某女性患者,35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该患者手术后已达到预期颌位,但仍需进行术后正畸,术后正畸的作用为

A:改善关系,维持平衡 B:排齐个别错位牙 C:关闭牙间间隙 D:牵引骨段至正常位置 E:调整关系,建立平衡,防止畸形复发 F:消除颌骨位置异常导致的牙齿代偿性倾斜

某女性患者,35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正颌术后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手术效果将不理想,或出现畸形的复发,正颌术后畸形复发的原因包括

A:骨段离断不完全,骨段未能前移到位 B:骨段接触面过小或无接触,导致骨不连接 C:骨间间隙过大或植骨块固定不当 D:骨间固定不可靠 E:软组织的牵拉作用 F:术后未及时行颌间牵引

某女性患者,35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在以下有关诊断的描述中错误的有

A:三维CT成像对骨形态的显示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正颌外科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 B:下颌发育过度,即下颌前突患者的SNB角、下颌深度角一般均超过80°与88° C:正常个体的唇齿关系是当上唇处在自然松弛状态下,上中切牙切嵴应在上唇下缘上2mm D:上颌深度角是指由NA连线与眼耳平面构成的交角 E:施行单颌手术仅需一块板,而施行双颌手术则需制作两块 F:对一位正颌外科医师而言,对于颌面畸形导致心理异常的患者,正颌手术是首选的最根本的治疗措施

在众多形状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少数带有形状差别的形象,打破了有规律的统一感和秩序,被称为()。

A:特殊的基本形 B:基本形的特异 C:特异的基本形 D:基本形的特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