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如图18-15所示,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ω0.60kN/m,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ω=0.70kN/m,地面粗糙度为C类。该建筑物质量和刚度沿全高分布较均匀,基本自振周期T=1.5s。已知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为1.00。
若已知风荷载体型系数为μ,试问,按承载能力设计时,屋顶处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ω(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6μ B:1.51μ C:1.43μ D:1.28μ
假定屋顶处风荷载标准值ω=1.5μ(kN/m),且在顶层层高3.6m范围内W均近似取顶部值计算.试问,作用在顶层总风荷载标准值F(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86 B:268 C:320 D:340
计算该建筑物顶部幕墙骨架围护结构的承载能力时,试问,沿图示风向在内弧迎风面顶部的风荷载标准值ω(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幕墙骨架围护结构的从属面积大于30m。
A:1.30 B:1.37 C:1.40 D:1.27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如图11-16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建筑高度为38.8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3g。I3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风荷载不控制设计。在基本振型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并且不大于50%。
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如图:,折减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0.885s。试问,当多遇地震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时,所求得的结构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300 B:8600 C:10000 D:11000
某拟建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其两种平面方案如图12-17所示。假设在如图所示的风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
当估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试问,方案(a)与方案(b)的风荷载标准值(kN/m)之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 B:1:1.15 C:1:1.2 D:1.15:1
当估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时,试问,方案(a)与方案(b)相同高度迎风面中点处单位面积风荷载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计算
A:1.5:1 B:1.15:1 C:1:1 D:1:1.2
下列荷载中,属于可变荷载的有( )。
A:厂房中的吊车荷载 B:不均匀下沉产生的作用 C:施工荷载 D:雪荷载 E:温度变化产生的作用
为了使均布荷载下桩群的受力比较均匀,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外侧桩的刚度 B:增加内侧桩的刚度 C:增大承台厚度 D:减小上部荷载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