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 2014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40000元(共4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4000元暂估入账的A材料400公斤)。 (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的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3600元,增值税税额612元,对方代垫运输费8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3)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6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72000元,增值税税额12240元,运输费用2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4)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5900公斤。经检查,短缺的10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 (5)18日,持银行汇票160000元购入A材料10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99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6830元,另支付运输费用4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6)21日,基本生产车间自制A材料100公斤验收入库,总成本为1200元。 (7)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12000公斤,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2000公斤,企业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2000公斤。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甲公司4月30日发出材料的核算,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应计入生产成本的金额为131160元 B:应计入制造费用的金额为21860元 C: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21860元 D:应减少原材料的金额为174880元

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原材料中W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W材料12月月初结存为零。 甲公司2013年12月发生的有关W材料的经济业务如下: (1)12月2日,从乙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4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验收入库过程中发,生检验费用1000万元,检验完毕后W材料验收入库。 (2)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300吨。 (3)12月8日,从丙公司购入W材料19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8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8411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 (4)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600吨。 (5)12月12日,发出W材料1000吨委托外单位加工(月末尚未加工完成)。 (6)12月15日,从丁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6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 (7)12月17日,生产领用W材料1500吨。假定:甲公司领用W材料生产的产品在2013年度全部完工,且全部对外售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2)小题。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关于甲公司12月份购入各批W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12月2日从乙公司购入W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41万元/吨 B:12月2日从乙公司购入W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40万元/吨 C:12月8日从丙公司购入W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57万元/吨 D:12月15日从丁公司购入W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60万元/吨

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原材料中W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W材料12月月初结存为零。 甲公司2013年12月发生的有关W材料的经济业务如下: (1)12月2日,从乙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4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验收入库过程中发,生检验费用1000万元,检验完毕后W材料验收入库。 (2)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300吨。 (3)12月8日,从丙公司购入W材料19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8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8411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 (4)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600吨。 (5)12月12日,发出W材料1000吨委托外单位加工(月末尚未加工完成)。 (6)12月15日,从丁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6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 (7)12月17日,生产领用W材料1500吨。假定:甲公司领用W材料生产的产品在2013年度全部完工,且全部对外售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2)小题。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关于甲公司12月份领用W材料和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为12300万元 B: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为24600万元 C: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的W材料的成本为55400万元 D:月末结存W材料的成本为87000万元

长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只有一种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单位计划成本0.5万元/吨。2013年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65万元(其中暂估入账的原材料成本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5万元。长城公司8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1日,收到上月暂估入账的原材料的发票,载明数量10吨,实际成本4.9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833万元,无其他相关费用,款项未付。 (2)2日,购入甲材料62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万元;发生运输费用(不考虑增值税抵扣),装卸费和保险费共计2.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3)5日,上述甲材料运抵企业,验收入库的甲材料实际数量为60吨,短缺的2吨是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4)10日,长城公司和A公司签订协议,A公司以账面价值50万元(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45万元)的100吨甲材料对长城公司进行投资,长城公司以增发的20万股(每股面值1元)普通股作为对价。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7.65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5)20日,长城公司从B公司购入20吨公允价值为8万元的甲材料,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1.36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长城公司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 (6)31日,经汇总,本月共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120万元用于生产乙产品。乙产品单位工时定额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30小时,第二道工序20小时,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 (7)本月乙产品的成本资料为:月初在产品0件,本月完工80件,月末在产品40件(第一道工序30件,第二道工序10件),本月发生直接人工50万元,制造费用47万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题。(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关于计划成本核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B:"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计划成本 C:"原材料"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D:"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登记购入材料的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2012年12月初,A材料账面余额90000元,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月,购入A材料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费4000元(已取得运输发票),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运输费用的增值税扣除率7%。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70000元,支付加工费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4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00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20日,领用A材料60000元,用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购入A材料的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   (4)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甲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日常维修领用A材料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销售费用60000 贷:原材料60000 B:借:在建工程70200 贷:原材料60000 应交税-增(进转出)10200 C:借:销售费用70200 贷:原材料60000 应交税-增(进转出)10200 D:借:在建工程60000 贷:原材料60000

某工程,实施工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一批工程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审查了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了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意见后,连同质量证明文件一起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离职,致使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类似工程业绩,随即要求施工 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4: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地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 问题:

事件3中,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哪些资格证明材料?

还要补充的材料为: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分包单位项目经理授权书、安全生产协议、分包合同。

背景某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所需部分材料数量及单价如下表所示:项目材料采购计划(节选)问题

(1)按ABC分类法分析出主要材料、次要材料和一般材料;

背景某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所需部分材料数量及单价如下表所示:项目材料采购计划(节选)问题

(2)简要叙述各类材料的采购要点。

材料核算应以()为基础,向基层施工队、班组发放材料,进行材料核算。

A:预算定额 B:概算定额 C:概算指标 D:材料施工定额

材料核算管理分为()。

A:材料采购核算 B:材料储备核算 C:材料供应核算 D:材料消耗核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