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练习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练习
更新时间:
类别: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
2、
下列选项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
3、
上述选项可用对立制约说明的是()。
4、
属于五行之“火”的五音是()。
5、
肾为气之根,主要指的是()。
6、
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7、
具有促进脾胃运化作用的脏是()。
8、
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作用的脏是()。
9、
能够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的脏是()。
10、
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两脏是()。
11、
具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12、
其华在唇的脏是()。
13、
肾在志为()。
14、
同气相求而通应于长夏的脏是()。
15、
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16、
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
17、
胃的生理功能是()。
18、
“主液”的腑是()。
19、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
20、
与肺相表里的是()。
21、
“生气之源”指的是()。
22、
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23、
宗气的分布是()。
24、
行于脉内的气是()。
25、
营气的分布特点是()。
26、
卫气的分布特点是()。
27、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具有濡养作用的是()。
28、
手厥阴经分布在()。
29、
足少阳胆经分布在()。
30、
分布于面额部的经脉是()。
31、
主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32、
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33、
可损伤心脾的因素是()。
34、
易发生风温的季节是()。
35、
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36、
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37、
血虚病证多见于()。
38、
血燥生风的病因是()。
39、
阴虚风动的病因是()。
40、
与湿浊内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41、
气脱属于()。
42、
正治指的是()。
43、
属于正治的是()。
44、
属于反治的是()。
45、
虚则补之属于()。
46、
热者寒之属于()。
47、
属于从治的是()。
48、
寒因寒用适用于()。
49、
热因热用适用于()。
50、
塞因塞用适用于()。
51、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52、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53、
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
54、
热因热用属于()。
55、
《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阴阳,肾为()。
56、
寒者热之适用于下述哪项病证()。
57、
属于阳的味是()。
58、
下列事物属于“土”的是()。
59、
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60、
五行中,“金”的“所不胜”之行是()。
61、
五行中,“金”的“所胜”之行是()。
62、
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
63、
《难经经释》说:“所胜,我克也。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
64、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
65、
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66、
五行胜复调节,若胜气为金,则其复气是()。
67、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68、
火脏指的是()。
69、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下述哪个方面。()
70、
主行水是下述哪个脏的功能()。
71、
《医方集解》所说的“水之上源”是指()。
72、
“通调水道”依赖于肺的哪项功能。()
73、
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
74、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
75、
具有“主升清”功能的脏是()。
76、
具有“喜燥恶湿”生理特性的脏是()。
77、
与情志调畅有关的脏是()。
78、
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特点的脏是()。
79、
“封藏之本”指的是()。
80、
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和宣散作用的物质是()。
81、
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生理意义的是()。
82、
气血两虚的病变多见于哪两脏()。
83、
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关系密切的两脏是()。
84、
“罢极之本”指的是()。
85、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86、
具有“主通降”生理特性的是()。
87、
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88、
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对升降关系()。
89、
与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
90、
女子胞的功能活动与下述哪项关系密切()。
91、
繁衍生命是()。
92、
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93、
主管脏腑功能活动是气的()。
94、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95、
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什么作用()。
96、
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
97、
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98、
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99、
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下述什么气的盛衰()。
100、
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
101、
由水谷精微之气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的气是()。
102、
五脏藏神,肾藏()。
103、
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104、
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105、
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
106、
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107、
手足三阳经交于()。
108、
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
109、
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胸腹正中线向外的顺序是()。
110、
手阳明经络于()。
111、
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
112、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113、
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14、
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的经脉是()。
115、
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经脉是()。
116、
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
117、
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内联系作用的是()。
118、
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
119、
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联系作用的是()。
120、
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121、
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咳,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
122、
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123、
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124、
“痛痹”是以什么邪气为主引起的()。
125、
以下哪种情志异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
126、
过怒影响下列哪种功能()。
127、
暴喜过度,临床常见的症状是()。
128、
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症状是()。
129、
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因素是()。
130、
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131、
肝胆疾病日久不愈,引起症积和结石,其发病类型是()。
132、
一经病症未罢,又见它经病症的发病类型是()。
133、
实证常见于外感病的哪个阶段()。
134、
下列哪项为实证的临床表现()。
135、
虚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
136、
“大实有羸状”指的证候是()。
137、
“至虚有盛候”的证候性质是()。
138、
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形成的病理变化是()。
139、
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运化无力形成的病理变化是()。
140、
有关病证的虚实变化,以下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141、
阳偏胜,主要指的病理状态是()。
142、
阳偏衰,一般以哪些脏为主()。
143、
阴偏衰多见于()。
144、
在哪脏的阴阳偏衰时,才容易发生阴阳互损()。
145、
阴阳不相维系,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146、
邪热内伏,反见四肢厥冷的病机特点是()。
147、
真热假寒的病机特点是()。
148、
阳盛格阴引起的证候是()。
149、
阴盛格阳引起的证候是()。
150、
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卫外不固形成的病理变化是()。
1
2
3
>>
最新试卷
相同项单选
单项选择
单选题
相同项单选
单选题
单选题
相同项单选集
相同项单选集
简单单选
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