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0岁,以自发性低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渐进性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等临床表现而入院,B超及CT检查示胰头部肿瘤,手术切除。

有关胰岛素瘤正确的叙述是 ( )

A:多见于小儿 B: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高胰岛素-低血糖综合征 C: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呈胰岛素阴性表达 D:肿瘤通常大于5cm E:肿瘤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多见

患者女性,40岁,以自发性低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渐进性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等临床表现而入院,B超及CT检查示胰头部肿瘤,手术切除。

胰岛素瘤镜下病变不包括 ( )

A:肿瘤组织结构排列方式多样 B:可见岛状排列或不规则团块状 C:部分可见带状,梁状或脑回状排列 D:间质中均可见多少不一的胶原纤维 E:肿瘤易侵犯血管和神经,侵破包膜

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与C肽的血浆浓度相关,测定两者的临床意义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关于胰岛素和C肽的代谢及其血浆浓度,错误的是

A:肝对胰岛素的摄取比C肽多 B:经肝处理后胰岛素分泌入血的量比C肽少 C: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清除比C肽快 D:胰岛素的半衰期较C肽的短 E:胰岛素的血浆浓度高于C肽

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与C肽的血浆浓度相关,测定两者的临床意义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两者共同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DM分型 B:确认DM患者是否需胰岛素治疗 C:判断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D:评估胰岛素治疗后的B细胞功能 E:诊断胰岛Β细胞瘤

 患者女,24岁,患低血糖症,平时觉得腹胀,胸闷。查体:身高160 cm,体重52 kg。血乳酸水平增高;血浆胰岛素34 μU/ml,胰岛素原与总胰岛素放免值之比为15%。B超:胸,腹腔积液和可疑腹膜后占位。CT:胰腺增大伴钙化斑。

如诊断成立,引起低血糖的主要激素或因子是

A:胰岛素(Insulin) B:胰岛素原(Proinsulin) C:生长抑素(SS)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E:表皮生长因子(EGF)

某男,25岁,低血糖症患者,总感到腹胀,胸闷。B超显示:可疑腹膜后占位,胸腹腔积液。血乳酸水平高,CT显示胰腺增大伴钙化斑。血浆胰岛素36μIU/ml,胰岛素原与总胰岛素放免值之比为15%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胰岛素瘤 B:胰岛细胞增生症 C:结核病 D:间皮细胞瘤 E:严重营养不良

某男,25岁,低血糖症患者,总感到腹胀,胸闷。B超显示:可疑腹膜后占位,胸腹腔积液。血乳酸水平高,CT显示胰腺增大伴钙化斑。血浆胰岛素36μIU/ml,胰岛素原与总胰岛素放免值之比为15%

若诊断正确,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长抑素 B:胰岛素 C:胰岛素原 D:表皮生长激素 E:胰岛素生长因子

某女性患者,25岁,患低血糖症,平时觉得腹胀、胸闷。查体:身高160 cm,体重52 kg。血乳酸水平增高;血浆胰岛素34 μU/ml,胰岛素原与总胰岛素放免值之比为15%。B超:胸、腹腔积液和可疑腹膜后占位。CT:胰腺增大伴钙化斑。

如诊断成立,引起低血糖的主要激素或因子是

A:胰岛素(Insulin) B:胰岛素原(Proinsulin) C:生长抑素(SS)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E:表皮生长因子(EGF)

某男性患者,24岁,低血糖症患者,总感到腹胀,胸闷。B超显示:可疑腹膜后占位,胸腹腔积液。血乳酸水平高,CT显示胰腺增大伴钙化斑。血浆胰岛素36μIU/ml,胰岛素原与总胰岛素放免值之比为15%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胰岛素瘤 B:胰岛细胞增生症 C:结核病 D:间皮细胞瘤 E:严重营养不良

某男性患者,24岁,低血糖症患者,总感到腹胀,胸闷。B超显示:可疑腹膜后占位,胸腹腔积液。血乳酸水平高,CT显示胰腺增大伴钙化斑。血浆胰岛素36μIU/ml,胰岛素原与总胰岛素放免值之比为15%

若诊断正确,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长抑素 B:胰岛素 C:胰岛素原 D:表皮生长激素 E:胰岛素生长因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