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4岁,6个月时因“肠缺血坏死”行小肠切除术,剩余小肠35cm,后间断行营养支持。此次入院,患儿体重11.5kg(低于正常均值30%),身高90cm(低于正常均值),腹部皮褶厚度0.3cm,皮肤略苍白,肌张力减低,精神萎靡。
给予该患儿行营养支持,不正确的是
A:热量从60kcal·kg-1·d-1开始逐渐增加 B:蛋白质从2g·kg-1·d-1开始逐渐增加 C:脂肪从1g·kg-1·d-1开始逐渐增加 D:热量需立即补足,以免营养状况继续恶化 E:肠内营养支持无法满足需求时需联合肠外营养支持
患儿男,孕39周出生,生后4小时。吸引器助产出生,出生时羊水粪染,心率100次/分,呼吸20次/分,肌张力正常,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6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
该并发症轻度者在最初24小时内的临床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易激惹 B:意识不清,反应迟钝 C:拥抱反射活跃 D:肢体及下颏颤动 E:吸吮反射正常
患儿,男,出生后2天,足月顺产,于出生后22小时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亲血型为"O"型,儿子为"A"型。患儿血清胆红素240μmol/L(14mg/dl)。
为患儿行蓝光疗法时应
A:照射前皮肤上涂油剂保护 B:裸露上身,戴眼罩 C:穿单衣,戴眼罩 D:穿单衣,系尿布,戴眼罩 E:裸体,系尿布,戴眼罩
一2岁女孩。出生时正常,母乳喂养,3个月后逐渐智能落后,时有抽搐发作。头发呈棕黄色,肤色白,尿有鼠尿臭味,临床疑为苯丙酮尿症。
该患儿出生后最合适的食物是( )
A:母乳 B:牛乳 C:米粉 D:低苯丙氨酸奶粉 E:无苯丙氨酸奶粉
患儿生后5天,胎龄34周,体重1500g,孕母有妊娠糖尿病,有胎膜早破40小时,出生后有窒息。患儿生后反复出现嗜睡,多汗,哭声弱,呼吸暂停,肢端苍白。
患儿为症状性低血糖,发作时最主要的治疗是
A:口服10%葡萄糖,2~6ml,每2小时1次,至血糖稳定 B:10%葡萄糖1.0ml/kg,按每分钟1.0ml静注,血糖稳定后改为每分钟6~8mg/(kg·min) C:胰高血糖素0.02mg/kg肌注,4~6小时重复 D:强的松1~2mg/(kg·d)口服,共3~5天 E:胰腺次全切除
刚出生2小时的新生儿,其出生体重为2700g,身长48cm,面色红润,哭声洪亮,一般情况良好,现采用母乳喂养方式。
该新生儿的开乳时间是
A:出生后12小时喂母乳 B:出生后8小时喂母乳 C:出生后6小时喂母乳 D:出生后4小时喂母乳 E:出生后即可喂母乳
胎龄36周的新生儿,由于母亲感到胎动减少,遂入院,当天即进行剖宫产,见羊水尚清。出生时,心率110次/分,呼吸正常,唇周面部发绀,躯体红润,弹足底会皱眉,四肢略屈曲。体重为2500 g。
该患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为
A:4分 B:5分 C:6分 D:7分 E:8分
胎龄36周的新生儿,由于母亲感到胎动减少,遂入院,当天即进行剖宫产,见羊水尚清。出生时,心率110次/分,呼吸正常,唇周面部发绀,躯体红润,弹足底会皱眉,四肢略屈曲。体重为2500 g。
该患儿出生后6小时,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全身青紫。最可能的诊断为
A: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B:新生儿颅内出血 C: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D:新生儿肺炎 E:新生儿败血症
胎龄36周的新生儿,由于母亲感到胎动减少,遂入院,当天即进行剖宫产,见羊水尚清。出生时,心率110次/分,呼吸正常,唇周面部发绀,躯体红润,弹足底会皱眉,四肢略屈曲。体重为2500 g。
该患儿在出生后8小时病情恶化,心跳、呼吸骤停。首选的复苏步骤是
A: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 B:按医嘱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C:摆好体位,通畅气道 D:复苏器加压给氧 E:立刻进行胸外按压
下列年龄时应进行的计划免疫制剂为:
出生时( )
A:麻疹疫苗 B:乙型脑炎疫苗 C:卡介苗 D:百白破混合疫苗 E:脊髓灰质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