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5岁,因右下肢麻痛2年加重1月入院。体检:L
/L
棘突间隙有压痛和叩击痛,右下肢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其余未见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
A:症状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B:有广泛肌肉瘫痪,感觉减退,以及马尾神经损害者,有完全或部分截瘫者 C:伴有严重间歇性跛行者,有椎管狭窄症 D:合併腰椎峡部不连及脊柱滑脱者 E:反复发作的中青年患者 F:老年体弱者
男性,20岁,学生,1个月前打篮球后出现腰痛及左下肢疼痛,近10天有间歇性跛行,经X线检查示腰椎间盘突出症,MRI检查示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体查:腰椎前屈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此病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为
A:膨隆型 B:突出型 C:脱垂游离型 D:Schmorl结节型 E:经胫骨突出型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2岁,司机。腰背痛活动障碍2月,3天前又扭伤腰部,腰痛加剧,且向右下肢背侧放射痛,咳嗽,用力排便,弯腰时加剧,腰部活动受限,特别是前屈受限。体查:腰部脊柱变直并向左侧凸,腰3,4,5棘上棘间和旁右侧有固定性压痛,右小腿及右足背外侧痛,跟腱反射减弱,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5,加强试验阳性,右足趾背伸力减弱。X线平片示脊柱侧凸,椎管/椎体矢状径比>75%。
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在:
A:L1/2间盘突出 B:L3/4间盘突出 C:L4/5间盘突出 D:L
-S
间盘突出 E:L4/5间盘中央型突出 F:L
-S
间盘中央型突出
患者,男性,45岁。搬抬重物后出现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3天来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时发现患者小腿外侧及
趾的针刺觉减退。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
A:胸12~腰1 B:腰1~2 C:腰2~3 D:腰3~4 E:腰4~5
某女性患者,28岁,腰部摔伤疼痛10余天,加重伴右下肢疼痛2天。查体:跛行步态,脊柱生理曲度变直,腰椎活动范围为:前屈30°,后伸10°,左侧屈20°,右侧屈10°,左旋转30°,右旋转15°,拾物试验(-),腰4~5间隙压痛(+),疼痛放射至大腿前外侧、小腿外侧,腰3~5椎体右旁侧肌头压痛明显,皮肤红肿。右下肢后外侧坐骨神经巡行部位退步投影点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20°(+),加强试验(+),右侧4字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腰椎平片示:腰椎轻度骨质增生,生理弯曲变直,腰椎MRI示:L
、S
椎间盘向后方突出,硬膜囊及双侧神经受压。
腰椎间盘突出按髓核突出方向不同可分为
A:隐藏型 B:中央型 C:后突型 D:前突型 E:单侧型 F:椎体内突出型 G:双侧型
某女性患者,48岁,腰痛3年,加重并伴有右下肢麻木1个月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存在,掌压痛阳性,椎旁两侧压痛阴性,右臀部深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右侧70°弱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左侧85°阴性,右小腿外侧痛觉减退,双足
背伸力正常。自带腰椎CT片显示:腰4、5(轻度),腰5、骶1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常见原因是
A: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B:遗传 C:过度劳累与损伤 D:腰部生理结构局部存在薄弱环节 E:自身免疫力下降 F:酗酒与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某女性患者,48岁,腰痛3年,加重并伴有右下肢麻木1个月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存在,掌压痛阳性,椎旁两侧压痛阴性,右臀部深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右侧70°弱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左侧85°阴性,右小腿外侧痛觉减退,双足
背伸力正常。自带腰椎CT片显示:腰4、5(轻度),腰5、骶1椎间盘突出。
除上面描述外,以下哪些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
A:患者腰腿疼痛晨起较轻,活动劳累后加重 B: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剧 C:疼痛会反复发作 D:下肢疼痛为单侧,不会出现双下肢疼痛 E:少数病人会出现会阴麻木,大小便失控等症状 F:查体时会出现肌张力增加和腱反射亢进现象
某女性患者,48岁,腰痛3年,加重并伴有右下肢麻木1个月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存在,掌压痛阳性,椎旁两侧压痛阴性,右臀部深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右侧70°弱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左侧85°阴性,右小腿外侧痛觉减退,双足
背伸力正常。自带腰椎CT片显示:腰4、5(轻度),腰5、骶1椎间盘突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常规可选择以下辅助检查
A:X线平片 B:椎管造影 C:CT扫描 D:ECT扫描 E:MRI F:肌电图
某女性患者,48岁,腰痛3年,加重并伴有右下肢麻木1个月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存在,掌压痛阳性,椎旁两侧压痛阴性,右臀部深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右侧70°弱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左侧85°阴性,右小腿外侧痛觉减退,双足
背伸力正常。自带腰椎CT片显示:腰4、5(轻度),腰5、骶1椎间盘突出。
适合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微创治疗包括
A:髓核化学溶解术 B:医用臭氧椎间盘溶解术 C:经皮椎间盘射频热凝术 D:经皮激光椎间盘髓核汽化减压术 E:经皮脊髓电刺激术 F:银质针导热治疗术 G:经皮椎间盘髓核切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