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8岁,因下前牙松动1年就诊。检查:下前牙均有I1~I2度松动,结石较多,深牙周袋,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吸收严重。
牙周病进展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A:牙周袋内大量炎性渗出物 B: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C:牙槽骨吸收严重 D:牙周袋形成 E:牙根面吸收的牙骨质出现新生现象
患者,男性,70岁,全口牙拔除后两个半月,其上颌唇颊系带附丽较低,上颌前牙区有多处明显骨尖,修复科建议行前牙区齿槽嵴修整术。
对于手术时间的描述,错误的是
A:应在拔牙后2~3个月进行 B:拔牙创基本愈合,牙槽嵴改建趋于稳定时进行 C:上述时间错误,应在15天内完成 D:不用手术,骨尖可自行吸收 E:拔牙时发现的明显骨尖可在拔牙同时加以修整
患者,男性,70岁,全口牙拔除后两个半月,其上颌唇颊系带附丽较低,上颌前牙区有多处明显骨尖,修复科建议行前牙区齿槽嵴修整术。
关于手术要点的描述,有误的是
A:上述骨尖可用钝器垫纱布直接锤击平复 B:采取梯形切口 C:切口顶部位于牙槽嵴顶偏唇侧 D:尽量不降低牙槽嵴高度 E:附加切口勿越过移行沟底
患者,男性,70岁,全口牙拔除后两个半月,其上颌唇颊系带附丽较低,上颌前牙区有多处明显骨尖,修复科建议行前牙区齿槽嵴修整术。
修复科很可能还会建议同时行何种手术
A:腭隆突修整术 B:上颌结节肥大修整术 C:唇颊系带矫正术 D:舌系带矫正术 E:下颌隆突修整术
患者男,67岁。牙列缺失6年,曾制作全口义齿,要求重新制作义齿。检查可见上颌牙槽嵴丰满度尚可,下颌后牙区牙槽嵴低平,口腔前庭及颊系带不明显,义齿固位差。
患者下颌牙槽嵴比上颌牙槽嵴吸收明显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下颌失牙时间更长 B:下颌牙槽嵴骨质较上颌疏松 C:下颌牙弓承托面积较上颌小,单位面积受力大 D:下颌义齿修复效果较差 E:患者咬合习惯不良
某男性患者,49岁,因下前牙松动1年就诊。检查:下前牙均有Ⅰ~Ⅱ度松动,结石较多,深牙周袋,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吸收严重。
牙周病进展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A:牙周袋内大量炎性渗出物 B: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C:牙槽骨吸收严重 D:牙周袋形成 E:牙根面吸收的牙骨质出现新生现象
某男性患者,57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54,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一),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
患者戴用覆盖义齿6个月后复诊,发现余留牙无龋坏、牙龈炎,但左侧3周围牙槽骨快速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严重缺钙 B:患者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改变,导致骨质疏松 C:左侧3与义齿基托的缓冲间隙不足 D:患者没能控制好左侧3的牙周病 E:患者有左侧咀嚼习惯
某男性患者,23岁,2周前外伤致上前牙两枚缺失。曾于外院行"上唇缝合",已拆线。现上前牙不能咬物,无自发痛。检查:右上1,2缺失,牙槽窝未痊愈;左上1松动Ⅱ度,叩诊(+++),牙冠完整;左上2松动Ⅰ度,叩诊(±),有前伸
干扰,切1/3缺损。余牙无松动,咬合正常。开口度、开口型正常。
如患者缺牙区牙槽骨缺损明显,可行的处理方法为
A:修复前齿槽外科成形术 B:固定桥设计悬空式桥体 C:固定桥结合可摘式义龈修复 D:固定桥桥体颈部以牙龈瓷制作牙龈外形 E:可摘局部义齿基托修复骨缺损 F:减小桥体或人工牙唇面突度
某女性患者,49岁,因下前牙松动1年就诊。检查:下前牙均有Ⅰ~Ⅱ度松动,结石较多,深牙周袋,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吸收严重。
牙周病进展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A:牙周袋内大量炎性渗出物 B: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C:牙槽骨吸收严重 D:牙周袋形成 E:牙根面吸收的牙骨质出现新生现象
患者,49岁,因下前牙松动1年就诊。检查:下前牙均有Ⅰ~Ⅱ度松动,结石较多,深牙周袋,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吸收严重。
牙周病进展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A:牙周袋内大量炎性渗出物 B: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C:牙槽骨吸收严重 D:牙周袋形成 E:牙根面吸收的牙骨质出现新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