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细胞活化除需要信号1和信号2外,还需要哪些细胞因子参与( )

A:IL-2,IL-3 B:IL-1,IL-5 C:IL-1,IL-3 D:IL-1,IL-2 E:IL-2,IL-5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的COX-1,起到镇痛,消肿,解热的作用 B: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环氧化酶(120X),减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产生 C: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环氧化酶(COX),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 D:通过改变细胞溶酶体的pH,减弱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和IL1的分泌,减少淋巴细胞活化 E:通过交联DNA和蛋白质使细胞生长受阻

三相四线制对称电源UL1、L2=380/60°V接入一个△形连接的对称负载后,IL1=10/30°A,则消耗的有功功率为()kW。

A:6.6 B:3.3 C:5.7

三相四线制对称电源UL1L2=380∠60°V,接入一个△联结的对称三相负载后,IL1=10∠30°A该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P=()

A:6.6kW B:3.3kW C:5.7kW

三相四线制对称电源UL1、L2=380/60°V接入一个△形连接的对称负载后IL1=10/30°A,则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A:6.6kW; B:3.3kW; C:5.7kW; D:0。

对细胞免疫有明显促进作用的白细胞介素是( ? ?)

A:IL-2、IL-4、IL-5、IL-6 B:IL-1、IL-2、IL-12、IL-15 C:IL-1、IL-2、IL-3、IL-5 D:IL-3、IL-7、IL-11 E:IL-1、IL-6、IL-8和IL-16

(2017年·银川一中考前模拟二)白细胞介素﹣1(IL﹣1)是重要的炎性介质之一,也是一种热原质成分,具有致热和介导炎症的作用.它主要在细胞免疫激活中发挥调节作用.某项目小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合成IL﹣1,在pBV220载体(图A)多克隆位点的EcoR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之间插入目的基因IL1﹣His,构建表达载体pBV﹣IL1﹣His(图B).转化感受态细胞(大肠杆菌),通过选择性培养基(Ampr)和菌体PCR法筛选重组子阳性克隆.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并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最后利用His抗体进行蛋白质印迹检测表达情况.

(1)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pBV220载体在酶切后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目的基因的长度为   pb(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酶切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pBV﹣IL1﹣His表达载体除了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目的基因外还必须具有   等基因.

(2)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时需要用   处理细胞.利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时,需将双链DNA加热到90℃以上,目的是   

(3)最后是通过   技术来检验实验是否成功.假设未检测出目的蛋白,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写出一种即可)

解:(1)根据题意:在pBV220载体(图A)多克隆位点的EcoR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之间插入目的基因IL1﹣His,构建表达载体pBV﹣IL1﹣His(图B),故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pBV220载体在酶切后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导致自身环化,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EcoRⅠ和BamHⅠ;根据图示,为插入前的载体为3666bp,但插入目的基因之后的长度为4153bp,故目的基因的长度为4153﹣3666=487bp;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包含目的基因、标记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结构.

(2)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等微生物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细胞;利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时,不需要加入解旋酶,原理是DNA的热变性,将双链DNA加热到90℃以上,目的是使双链DNA变性,解聚为单链.

(3)基因工程的最后一步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相应的蛋白质,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假设未检测出目的蛋白则目的基因表达不成功,原因可能是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没有表达.

故答案为:

(1)EcoRⅠ和BamHⅠ487 启动子、终止子

(2)Ca2+使双链DNA变性,解聚为单链

(3)抗原﹣抗体杂交 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没有表达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