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性患者,56岁,右侧肢体无力3d。头颅CT显示如下图。

可能的诊断为 ( 提示 2d后复查,CT显示如下图。)

A:急性脑血肿 B:转移瘤伴出血 C:胶质瘤伴出血 D:少枝胶质细胞瘤伴出血 E:血液系统病变伴脑出血 F:脑脓肿 G:血管畸形伴出血

有关PET 2D和3D采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2D采集时只允许同一环内的探测器形成符合线 B:3D采集时同环和跨环的探测器之间形成符合线 C:2D采集的灵敏度远远高于3D采集方式 D:3D采集的衰减校正比2D采集更为简单 E:2D只能获取平面图像,3D采集可以获取三维图像

某女性患者,61岁,慢性咳喘20年。近5年来动则气急,3d前"感冒"自服"感冒通"后热退,但气急、咳嗽加重,昨夜因失眠服地西泮(安定)后入睡,今晨家人见其呼之不应,送来急诊。体检见神志恍惚,呼吸浅速,频率28次/分,紫绀明显。两肺散在干湿啰音。提示: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气分析示pH7.40,PaCO10.6kPa(80mmHg),PaO5.3kPa(40mmHg)。

提示:患者入院后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升/分。提问:强调低流量(浓度)氧疗是为了

A:避免氧中毒 B:避免"吸收性"肺不张 C:避免CO潴留加重 D:避免氧气浪费 E:利用氧离曲线特点在陡直部分增加少许氧分压即可使氧饱和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F:缺氧时组织氧提取增加 G:氧离曲线右移、P增加 H:缺氧时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加 I:缺氧时心输出量增加,氧输送量提高

下列有关PET2D和3D采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2D采集时只允许同一环内的探测器形成符合线 B:3D采集时同环和跨环的探测器之间形成符合线 C:2D采集的灵敏度远远高于3D采集方式 D:3D采集的衰减校正比2D采集更为简单 E:2D只能获取平面图像,3D采集可以获取三维图像

关于2D-TOF与3D的区别,不恰当的是()

A:2D-TOF成像时间短 B:2D-TOF空间分辨率较差 C:3D-TOF空间分辨率高 D:3D-TOF有效防止信号丢失 E:2D-TOF常用于冠状面全脑血管成像

下列对2D TOF与3D TOF MRA的比较,叙述错误的是

A:2D TOF流入饱和效应小,对慢流、血流方向一致的血管显示好;流动一静止对比好 B:3D TOF流入饱和效应明显,成像块厚受血管流速制约;信噪比好 C:2D TOF层面厚,空间分辨力差;相位弥散强,弯曲血管信号有丢失 D:3D TOF层厚较薄,空间分辨力高;对复杂弯曲血管的信号丢失少 E:相同容积2D TOF较3D TOF成像时间长

关于2D-TOF与3D的区别,不恰当的是()

A:2D-TOF成像时间短 B:2D-TOF空间分辨率较差 C:3D-TOF空间分辨率高 D:3D-TOF有效防止信号丢失 E:2D-TOF常用于冠状面全脑血管成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