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生与张小姐2000年相识,并于2001年2月1日登记结婚,2001年1月,江先生首付20万元,贷款购买了一套价值80万元的房屋,婚后共同还贷20万元。2000年12月江先生的父亲去世,2001年3月分得父亲遗产20万元。江先生2000年6月与出版社签订了一份小说出版合同,2001年6月获得出版收益30万元。2005年二人分居,张小姐购买了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屋用于居住。2007年二人起诉离婚。
江先生2001年购买的房屋是( )。
A:夫妻共有财产 B:20万属于夫妻法定共有财产 C:江先生婚前个人财产 D:张小姐婚前个人财产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2012年12月1日,甲企业"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3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3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12月份,甲企业发生如下相关业务: (1)12月5日,向乙企业赊销商品一批,按商品价目表标明的价格计算的金额为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由于是成批销售,甲企业给予乙企业10%的商业折扣。 (2)12月9日,一客户破产,根据清算程序,有应收账款40万元不能收回,确认为坏账。 (3)12月11日,收到乙企业的销货款100万元,存入银行。 (4)12月21日,收到2011年已转销为坏账的应收账款20万元,存入银行。 (5)12月30日,向丙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甲企业为了及早收回货款而在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
12月21日,收到2011年已转销为坏账的应收账款20万元,存入银行,甲企业的会计处理为( )。
A:借:应收账款20 贷:坏账准备20 B:借:坏账准备20 贷:预付账款20 C:借:银行存款20 贷:应收账款20 D:借:预收账款20 贷:坏账准备20
王某是一名技术工人,现年42岁,有一妻一子,于2009年2月1日向保险公司购买了20万元的1年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医疗保险,责任期限是30天,未指定受益人。2009年4月5日,由于意外,王某造成骨折,1个月后痊愈,医疗费用为10000元,同时,因无法工作造成的违约损失为40000元。2010年1月25王某日外出途中因车祸重伤,4天后死亡。
对于王某2010年1月25日发生的事故,保险人的责任期限自( )。
A: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 B: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1日 C:2010年2月1日至2010年3月2日 D:2010年1月25日至2010年2月24日
女,55岁,放置宫内节育器20年,现已绝经1年,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
关于取出宫内节育器正确的是
A:月经周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取出 B:有子宫出血者必须待血止后才能取 C:必须在绝经后2年才能取 D:放置期满后如无不适可以不取 E:月经后3~7天内取出为宜
甲公司为建造一条生产线,发行面值为3000万元,票面利率为5%的3年期分期付息债券,募集价款为3069.75万元,发行费用为150万元,收到价款净额为2919.75万元。
甲公司还有两笔一般借款:
第一笔一般借款为20×1年10月1日取得,本金为20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2年;第二笔一般借款为20×1年12月1日取得,本金为3000万元,年利率为7%,期限为18个月。
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发生的支出如下:
20×2年1月2日支出1000万元
20×2年5月1日支出1600万元
20×2年8月1日支出1400万元
20×2年9月1日,由于发生安全事故发生人员伤亡,工程停工。20×3年1月1日,工程再次开工,并于当日发生支出1200万元。20×3年3月31日,工程验收合格,试生产后能够生产。20×3年3月31日之后,为了使该工程能更好的使用,发生职工培训费120万元。
专门借款未动用部分用于短期投资,月收益率0.5%。
其他资料:
(P/A,6%,3)=2.6730;(P/F,6%,3)=0.8396。
计算20×2年专门借款及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金额,编制与在建工程相关的会计分录。
20×2年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2919.75×6%×8/12-(2919.75-1000)×0.5%×4-(2919.75-1000-1600)×0.5%×3=73.60(万元)。
20×2年专门借款利息费用总额=2919.75×6%-(2919.75-1000)×0.5%×4-(2919.75-1000-1600)×0.5%×3=131.99(万元)
20×2年用于短期投资取得的收益=(2919.75-1000)×0.5%×4+(2919.75-1000-1600)×0.5%×3=43.2(万元)
20×2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率=(2000×6%+3000×7%)/(2000+3000)=6.6%
20×2年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1000+1600+1400-2919.75)×1/12=1080.25×1/12=90.02(万元)
20×2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90.02×6.6%=5.94(万元)
20×2年一般借款利息费用总额=2000×6%+3000×7%=330(万元)
分录:
借:财务费用 382.45
在建工程 79.54(73.60+5.94)
应收利息 43.2
贷:应付利息 480(3000×5%+33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5.19
甲公司为建造一条生产线,发行面值为3000万元,票面利率为5%的3年期分期付息债券,募集价款为3069.75万元,发行费用为150万元,收到价款净额为2919.75万元。
甲公司还有两笔一般借款:
第一笔一般借款为20×1年10月1日取得,本金为20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2年;第二笔一般借款为20×1年12月1日取得,本金为3000万元,年利率为7%,期限为18个月。
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发生的支出如下:
20×2年1月2日支出1000万元
20×2年5月1日支出1600万元
20×2年8月1日支出1400万元
20×2年9月1日,由于发生安全事故发生人员伤亡,工程停工。20×3年1月1日,工程再次开工,并于当日发生支出1200万元。20×3年3月31日,工程验收合格,试生产后能够生产。20×3年3月31日之后,为了使该工程能更好的使用,发生职工培训费120万元。
专门借款未动用部分用于短期投资,月收益率0.5%。
其他资料:
(P/A,6%,3)=2.6730;(P/F,6%,3)=0.8396。
计算20×3年专门借款及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金额,编制与在建工程相关的会计分录以及结转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20×3年专门借款、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金额,固定资产结转的分录。
20×3年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2919.75+25.19)×6%×3/12=44.17(万元)。
20×3年专门借款利息费用总额=(2919.75+25.19)×6%=176.70(万元)
20×3年利息调整的摊销金额=176.70-3000×5%=26.70(万元)
20×3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率=(2000×6%+3000×7%)/(2000+3000)=6.6%
20×3年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1000+1600+1400-2919.75+1200)×3/12=570.06(万元)
20×3年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570.06×6.6%=37.62(万元)
20×3年一般借款利息费用总额=2000×6%×9/12+3000×7%×5/12=177.5(万元)
相关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44.17+37.62)81.79
财务费用 272.41
贷:应付利息 (3000×5%+177.5)327.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6.70
为建造该固定资产,累计发生的支出总额=1000+1600+1400+79.54+1200+81.79=5361.33(万元)
在建工程的结转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5361.33
贷:在建工程 5361.33
甲公司20×8年发生的部分交易事项如下:
(1)20×8年4月1日,甲公司对9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0万份甲公司认股权证,每人对应的每份期权有权在20×9年2月1日按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1股甲公司股票。授予日股票每股市价10.5元,每份认股权证公允价值为2元。甲公司股票20×8年平均市价为10.8元,20×8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平均市价为12元。
(2)20×8年7月1日,甲公司发行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00万份,每份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5%,利息于每年6月30日支付(第一次支付在20×9年6月30日)。每份债券的面值换5股股票的比例将债权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已知不附转股权的市场利率8%。
(3)20×8年9月10日,甲公司以每股6元自公开市场购入100万股乙公司股票,另支付手续费8万元,取得时乙公司已宣告按照每股0.1元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甲公司将取得的乙公司股票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关现金股利已经收到。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每股7.5元。
(4)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均为1000万股。20×8年1月31日,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1000万股,甲公司20×8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20×7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
其他资料:
(P/A,5%,5)=4.3295; (P/A,8%,5)=3.9927;(P/F,5%,5)=0.7835;(P/F,8%,5)=0.6806
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费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根据资料(1),说明甲公司20×8年应进行的会计处理,计算20×8年应确认的费用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甲公司授予高管人员的认股权证,且以自身的股票(权益工具)为结算工具,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该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甲公司20×8年应该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9×20×2×9/10=324(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32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24
甲公司20×8年发生的部分交易事项如下:
(1)20×8年4月1日,甲公司对9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0万份甲公司认股权证,每人对应的每份期权有权在20×9年2月1日按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1股甲公司股票。授予日股票每股市价10.5元,每份认股权证公允价值为2元。甲公司股票20×8年平均市价为10.8元,20×8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平均市价为12元。
(2)20×8年7月1日,甲公司发行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00万份,每份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5%,利息于每年6月30日支付(第一次支付在20×9年6月30日)。每份债券的面值换5股股票的比例将债权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已知不附转股权的市场利率8%。
(3)20×8年9月10日,甲公司以每股6元自公开市场购入100万股乙公司股票,另支付手续费8万元,取得时乙公司已宣告按照每股0.1元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甲公司将取得的乙公司股票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关现金股利已经收到。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每股7.5元。
(4)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均为1000万股。20×8年1月31日,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1000万股,甲公司20×8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20×7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
其他资料:
(P/A,5%,5)=4.3295; (P/A,8%,5)=3.9927;(P/F,5%,5)=0.7835;(P/F,8%,5)=0.6806
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费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根据资料(3),编制甲公司20×8年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20×8年9月10日购买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98(6×100+8-0.1×100)
应收股利 10
贷:银行存款 608
实际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股利 10
年末发生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7.5×100-598=152(万元),相关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2
一家在北京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实际支付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300万元,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6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0万元。另外,企业为全体员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支付50万元,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支付20万元。
该企业2013年度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金额为( )万元。
A:4.5 B:6 C:7.5 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