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合成过程中生成瓜氨酸的部位是

A:微粒体 B:线粒体 C:细胞液 D:细胞核 E:细胞膜

女,40岁,双手第2,3近端指间关节肿痛6周,晨僵>1小时。实验室检查:Hb90g/L,WBC4.3x10^9/L,PLT433x10^9/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A(一)。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关节炎 D:骨关节炎 E:痛风性关节炎

某女,19岁,反复发热、关节痛半个月余,掌指、指及指间关节肿胀。免疫学检查IgG略有升高,RF880U/ml,抗环状瓜氨酸肽(抗CCP抗体)阳性,此患者可诊断为

A:多发性骨髓瘤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干燥综合征 D:类风湿关节炎 E:皮肌炎

女,19岁,反复发热、关节痛半个月余,掌指、指及指间关节肿胀。免疫学检查IgG略有升高,RF880U/ml,抗环状瓜氨酸肽(抗CCP抗体)阳性,此患者可诊断为()

A:多发性骨髓瘤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干燥综合征 D:类风湿关节炎 E:皮肌炎

患者,女,20岁,反复发热、关节痛半月余,掌指、指及指间关节肿胀。免疫学检查IgG略有升高,RF880U/ml,抗环状瓜氨酸肽(抗CCP抗体)阳性,此患者可诊断为()

A:多发性骨髓瘤 B:干燥综合征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类风湿关节炎 E:皮肌炎

患者女,40岁,因“反复关节疼痛2个月,伴双耳肿痛5天”来诊。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腕关节、掌指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红肿、疼痛,伴有晨僵,口服中药治疗,红肿消失,但仍有关节疼痛、麻木。5天前出现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眩晕、耳鸣及双耳肿痛。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血常规正常,C-反应蛋白11mg/L、红细胞沉降率25mm/1h。双手MRI:未见明确异常。神经电图:右侧感觉纤维受累,左侧运动、感觉纤维均受累,符合腕管综合征表现。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抗核抗体谱检查 B: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查 C: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查 D:请耳鼻喉科会诊 E: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

抗角质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S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

鸟氨酸循环(一般认为)第一步反应是从鸟氨酸参与的反应开始,首先生成瓜氨酸,而最后则以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后,鸟氨酸重新生成而结束一个循环的。

抗角质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S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