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上形成生理盲点的部位是
A:黄斑中央凹 B:黄斑外环区 C:视盘 D:中央凹外200处 E:视网膜锯齿缘
患者,男,59岁,左眼突然无痛性视物不见1个月。否认外伤史,血压,血糖未检查,右眼视物清晰。查体: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眼前手动,光定位准确,双眼压正常,双眼前段正常,小瞳下左眼底暗黑色反光,不能见视网膜,右眼视盘及黄斑正常。
若眼底检查见上1/3视网膜有变性区,下方2/3视网膜看不见,但B超未提示视网膜脱离,从病情角度考虑,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A:解释说明病情,不给任何处理,继续密切观察 B:单纯活血化瘀药物保守治疗 C:单纯变性区视网膜光凝 D:活血化瘀药物保守治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 E:尽快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患者,男,21岁。突然右眼眼前黑影及视野缺损1天。既往患高度近视。检查:矫正视力:OD0.3,OS0.9。双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右眼玻璃体液化,轻度浑浊,可见个别色素颗粒,颞上方视网膜青灰色,血管爬行其上,未涉及黄斑。左眼底检查,除豹纹状眼底外,未见明显异常。
问题2:对查找视网膜裂孔价值较大的方法有
A:三面镜检查 B:眼部B超检查 C:间接检眼镜联合巩膜外加压检查 D:自动视野检查 E:视网膜电图 F:OCT G:UBM
患者,男,21岁。突然右眼眼前黑影及视野缺损1天。既往患高度近视。检查:矫正视力:OD0.3,OS0.9。双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右眼玻璃体液化,轻度浑浊,可见个别色素颗粒,颞上方视网膜青灰色,血管爬行其上,未涉及黄斑。左眼底检查,除豹纹状眼底外,未见明显异常。
提示:检查发现在10点钟位赤道部后马蹄形裂孔,裂孔直径<1个视乳头直径,视网膜脱离范围约3个钟点范围。问题4:对该患者常规治疗的选择是
A:保守治疗 B:巩膜外加压联合视网膜裂孔冷凝 C:玻璃体切除术+C3F8气体填充术 D:巩膜外加压联合视网膜下液引流及视网膜裂孔冷凝 E:视网膜裂孔激光光凝术 F:高渗剂治疗 G: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 H: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
某女性患者,43岁,因“自觉左眼前固定黑影遮挡1 d”来诊。眼科查体:眼前段未见异常;散瞳眼底检查可见视盘鼻侧视网膜局限隆起,视网膜灰白,表面血管形态正常。
可以考虑的诊断为(提示 CDFI带状回声上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频谱为动脉与静脉伴行的血流频谱。眼部CT眼环内可见带状中密度影。)
A:视网膜脱离 B:脉络膜脱离 C: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D:玻璃体后脱离 E:玻璃体内机化膜 F: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
某男性患者,22岁,突然右眼眼前黑影及视野缺损1天。既往患高度近视。检查:矫正视力:OD0.3,OS0.9。双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右眼玻璃体液化,轻度浑浊,可见个别色素颗粒,颞上方视网膜青灰色,血管爬行其上,未涉及黄斑。左眼底检查,除豹纹状眼底外,未见明显异常。
问题2:对查找视网膜裂孔价值较大的方法有
A:三面镜检查 B:眼部B超检查 C:间接检眼镜联合巩膜外加压检查 D:自动视野检查 E:视网膜电图 F:OCT G:UBM
某男性患者,22岁,突然右眼眼前黑影及视野缺损1天。既往患高度近视。检查:矫正视力:OD0.3,OS0.9。双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右眼玻璃体液化,轻度浑浊,可见个别色素颗粒,颞上方视网膜青灰色,血管爬行其上,未涉及黄斑。左眼底检查,除豹纹状眼底外,未见明显异常。
提示:检查发现在10点钟位赤道部后马蹄形裂孔,裂孔直径<1个视乳头直径,视网膜脱离范围约3个钟点范围。问题4:对该患者常规治疗的选择是
A:保守治疗 B:巩膜外加压联合视网膜裂孔冷凝 C:玻璃体切除术+C3F8气体填充术 D:巩膜外加压联合视网膜下液引流及视网膜裂孔冷凝 E:视网膜裂孔激光光凝术 F:高渗剂治疗 G: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 H: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
视网膜上形成生理盲点的部位是()
A:视盘 B:黄斑中央凹 C:黄斑外环区 D:中央凹外20°处 E:视网膜锯齿缘
关于内质网中发生的脂类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磷脂的底物来自细胞质基质 B:合成磷脂的酶存在于内质网膜上,其活性部位在胞质面 C:最初合成的脂类都分布在内质网膜的胞质面,然后再转位到腔面 D:转位酶对磷脂没有选择性
下列关于内质网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质网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来源 B:高尔基体膜脂的成分界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 C:高尔基体中由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是逐渐减小的 D: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质膜中,质膜上蛋白的糖基化程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