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2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伴体重减轻15 d”来诊。无恶心,呕吐。无糖尿病家族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型偏瘦;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3.9 mmol/L,餐后2 h血糖24.8 mmol/L;尿酮体阳性,血酮体弱阳性。诊断: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

该患者诊断1型糖尿病的依据是

A:起病年龄小 B:症状典型 C:自发酮症倾向 D:初诊时血糖高 E:无糖尿病家族史 F:血,尿酮体阳性

患者,男性,56岁。2周前体检时测血压170/95mmHg,BMI30.5kg/m,空腹血糖7.6mmol/L,复查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8mmol/L,酮体(-)。

有关该病人的血糖水平正确的诊断是

A:糖尿病 B:糖耐量异常(IGT) C:空腹血糖异常(IFG) D:需做OGTT后方可确定诊断 E:需做馒头餐试验后方可确定诊断

某男性患者,46岁,因“口渴、多饮、消瘦3个月,昏迷2 d”来诊。实验室检查:血糖41 mmol/L,血钠132 mmol/L,血钾4.0 mmol/L,BUN 9.8 mmol/L,COCP 18.3 mmol/L;尿糖、尿酮体强阳性。

治疗8 h后,患者意识渐转清,血糖降至12.8 mmol/L,血钾3.2 mmol/L。此时可采用的治疗措施为

A:5%葡萄糖溶液+普通胰岛素 B:5%葡萄糖溶液+普通胰岛素+适量钾 C:10%葡萄糖溶液+普通胰岛素 D:碳酸氢钠溶液+普通胰岛素 E:低渗氯化钠溶液+普通胰岛素+适量钾

某女性患者,13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伴体重减轻15 d”来诊。无恶心、呕吐。无糖尿病家族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型偏瘦;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3.9 mmol/L,餐后2 h血糖24.8 mmol/L;尿酮体阳性,血酮体弱阳性。诊断: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

该患者诊断1型糖尿病的依据是

A:起病年龄小 B:症状典型 C:自发酮症倾向 D:初诊时血糖高 E:无糖尿病家族史 F:血、尿酮体阳性

某患儿,男,14岁,无糖尿病家族史,口干、乏力、消瘦1个月,验空腹血糖15.6mmol/L,尿糖(++++),尿酮体(++),尿蛋白(-)

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较好的指标是

A:空腹血糖 B:饭后血糖 C:尿糖 D:糖化血红蛋白 E:空腹胰岛素

某男性患者,60岁,肥胖体型,有"三多一少"症半月余,查空腹血糖6.4mmol/L,口服糖耐量2小时血糖13.5mmol/L,尿酮体(一)。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A:空腹血糖≥6.1mmol/L和(或)餐后血糖>7.8mmol/L B:空腹血糖≥6.1mmol/L和(或)餐后血糖>10mmol/L C: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血糖>13.5mmol/L D: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血糖>11.1mmol/L E:空腹血糖≥7.8mmol/L和(或)餐后血糖>11.1mmol/L

某男,61岁,肥胖体型,有"三多一少"症半月余,查空腹血糖6.4mmol/L,口服糖耐量2小时血糖13.5mmol/L,尿酮体(一)。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A:空腹血糖≥6.1mmol/L和(或)餐后血糖>7.8mmol/L B:空腹血糖≥6.1mmol/L和(或)餐后血糖>10mmol/L C: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血糖>13.5mmol/L D: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血糖>11.1mmol/L E:空腹血糖≥7.8mmol/L和(或)餐后血糖>11.1mmol/L

某女性患者,12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伴体重减轻15d”来诊。无恶心、呕吐。无糖尿病家族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型偏瘦;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3.9mmol/L,餐后2h血糖24.8mmol/L;尿酮体阳性,血酮体弱阳性。诊断: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

该患者诊断1型糖尿病的依据是

A:起病年龄小 B:症状典型 C:自发酮症倾向 D:初诊时血糖高 E:无糖尿病家族史 F:血、尿酮体阳性

某男,14岁,无糖尿病家族史,口干、乏力、消瘦1个月,验空腹血糖15.6mmol/L,尿糖(++++),尿酮体(++),尿蛋白(-)

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较好的指标是

A:空腹血糖 B:饭后血糖 C:尿糖 D:糖化血红蛋白 E:空腹胰岛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