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 )

A:隔离至出疹后5天 B:隔离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C:隔离至腮腺肿大消退 D:隔离至出疹后10天 E:隔离至出疹后15天

在北方某地3月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1个12口之家中出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后的半个月之内,相继共有9人发病,经血清学检测,抗汉坦病毒IgM均阳性。该家中饲养着鸡、鸭、鹅、紫貂和猪、狗、猫等家禽、家畜,卫生条件极差,老鼠成灾,首例发病前2周的一天,在仓房内全家9口成人围捕老鼠百余只,鼠尿污染的尘埃大量飞扬。

导致9人感染发病可能是

A:病人传给健康人 B:带病毒鼠传入 C:染病毒家禽传入 D:染病毒家畜传入 E:染病毒紫貂传入

某4月龄鸡群发病,病鸡消瘦,昏迷,翅膀下垂,有的两腿前后伸展呈"大劈叉"姿势。剖检见单侧坐骨神经丛和臂神经丛肿大增粗,部分病鸡的肝脏和肾脏出现肿瘤。

防制此病最有效的措施是

A:孵化房严格消毒 B:隔离患病鸡 C:淘汰阳性鸡 D:疫苗免疫接种 E:使用抗病毒药物

某鸡场300只34日龄鸡发病,发病率90%,病死率为80%,病鸡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气喘,有鼻漏;部分鸡翅、腿麻痹,下痢,粪带血;剖检见嗉囊积液,全身性黏膜和浆膜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对该鸡群应采取的措施是

A:疫苗紧急接种 B:环境清洁消毒 C:病健鸡隔离饲养 D: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E:扑杀与无害化处理

某鸡场300只34日龄鸡发病,发病率90%,病死率80%。病鸡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气喘,有鼻漏;部分鸡翅、腿麻痹,下痢,粪带血。剖检见嗉囊积液,全身性黏膜和浆膜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对该鸡群应采取的措施是

A:疫苗紧急接种 B:环境清洁消毒 C:病健鸡隔离饲养 D: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E:扑杀与无害化处理

某鸡场新进一批蛋雏鸡,在37日龄时发现部分鸡呆立,翅下垂,眼半闭;下痢,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的恶臭粪便;部分病鸡鸡冠、肉髯发绀,呈暗黑色。剖检病变:一侧盲肠肿胀,内腔充满浆液性渗出物,形成千酪状的盲肠肠芯;肝脏肿大,出现呈不规则形状、中间稍凹陷、边缘稍隆起的淡黄色坏死病灶,密布整个肝脏表面。其他无明显肉眼可观病变。

防止此病的根本性措施是

A: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B:免疫接种,定期药物预防 C:成年鸡与雏鸡分开饲养 D:定期驱除异刺线虫 E:淘汰病鸡,净化种鸡群

梅雨季节(气温22~25℃),某鸡场饲养的1月龄雏鸡,相继出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食欲减退症状,鸡排水样稀粪,并带有大量血液。死亡率达到40%,剖检死鸡发现两侧盲肠显著肿大,外观呈酱油色,肠腔内充满凝固新鲜暗红色的血液,盲肠上皮脱落。

该鸡感染的病原可能是

A:鸡蛔虫 B:柔嫩艾美耳球虫 C:火鸡组织滴虫 D:东方次睾吸虫 E:沙氏住白细胞虫

某饲养户的35日龄300只麻花鸡发病,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呈草绿色。鸡冠、肉垂颜色变淡,且逐渐变为苍白色。两翅轻瘫。有的鸡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部分病例死亡前出现咯血,死后口角有血迹

对该群鸡病的诊断首先需进行的检查是

A:病毒分离鉴定 B:细菌学检查 C:血液学检查 D:免疫学检测 E:病理剖检

某饲养户的35日龄300只麻花鸡发病,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呈草绿色。鸡冠、肉垂颜色变淡,且逐渐变为苍白色。两翅轻瘫。有的鸡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部分病例死亡前出现咯血,死后口角有血迹

如检查剖检死鸡,发现双侧肺脏充满血液,血液稀薄;肾脏周围有大片出血,肝脏明显肿大,胰腺、腺胃黏膜、肌胃角质膜下出血。肌肉苍白,全身皮下、胸肌、腿肌的表面有大量散在出血斑点,心外膜、肝、肺、肾、胰腺、肠浆膜、肠系膜和附着于肌胃脂肪及腹腔脂肪等处均见有针尖大至粟粒大小的灰白色或红色圆形小结节突出于表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还要做的检查是

A:血液病原检查 B:血红蛋白含量检测 C:粪便病原检查 D:脑组织电镜检查 E:饲料铁、钴含量检测

某鸡场散养的4周龄仔鸡,多数出现头、翅下垂,眼半闭,步态蹒跚,食欲缺乏,下痢,排淡绿色恶臭粪便等症状;部分病鸡冠、肉髯发绀,呈暗黑色。

该鸡群最可能发生的是

A:鸡蛔虫病 B:鸡球虫病 C:组织滴虫病 D:隐孢子虫病 E:大肠杆菌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