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伤寒、副伤寒的监测措施,其中
带菌者监测
A:历年患者,每年粪检3次 B:伤寒恢复期病人,病后1个月和3个月,各粪检3次 C:A+B D:粪检4次 E:全部疫区检测
关于伤寒、副伤寒的监测措施,其中
病原学监测
A:监测点内伤寒病原菌做噬菌体分型、质粒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动态变化 B:仅检查粪便标准 C:可以不监测 D:做血清学观察 E:仅做噬菌体分型观察
关于1930年制成的伤寒、副伤寒菌苗的应用和评价()
A:成分含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有一定作用,但全身中、强反应高达8.6% B:含伤寒、副伤寒乙、丙三联菌苗 C:全身反应重达10% D:效果良好 E:伤寒单价菌苗
1930年制成的伤寒、副伤寒菌苗的应用和评价为
A:成分含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有一定作用,但全身中、强反应高达8.6% B:含伤寒、副伤寒乙、丙三联菌苗 C:全身反应重达10% D:效果良好 E:伤寒单价菌苗
关于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错误的是()
A: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适用于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B:首选氨基糖苷类,但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不宜应用 C:伤寒带菌者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或氟喹诺酮类口服,疗程6周 D:拟诊或确诊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天取粪便标本做细菌培养,连续2次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和伤寒比较,哪些不是副伤寒甲、乙的特点()
A:腹泻常见 B:发热常伴有寒战 C:弛张热多见 D:玫瑰疹出现早 E:肠道病变较多,容易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
和伤寒比较,哪些不是副伤寒甲、乙的特点 ( ? ?)
A:腹泻常见 B:发热常伴有寒战 C:弛张热多见 D:玫瑰疹出现早 E:肠道病变较多,容易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
和伤寒比较,哪些不是副伤寒甲、乙的特点 ( ? ?)
A:腹泻常见 B:发热常伴有寒战 C:弛张热多见 D:玫瑰疹出现早 E:肠道病变较多,容易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