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女孩,5个月,出生体重3kg,现在体重7kg,冬季出生,足月顺产,单纯牛奶喂养。近半月来烦躁,多汗,夜间哭闹,睡眠不好。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前囟2c㎡大小,头颅有枕秃,有颅骨软化,心肺未见异常,四肢活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初步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佝偻病),下列哪项符合?

A:前囟张力 B:颅骨软化 C:方颅 D:头围 E:鸡胸 F:头颅血肿 G:前囟较大 H:枕秃 I:神经兴奋性改变

 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调节及生物功能都非常重要,掌握维生素D的代谢,对钙,磷和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是

A:1,25-(OH)D B:维生素D C:25-(OH)D D:24,25-(OH)D E:7-脱氢胆固醇

患儿,4个月,主因夜惊,夜啼,睡眠不安,烦躁易激惹,到保健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此期给予口服维生素D

A:每日400IU~800IU B:每日1000IU~2000IU C:每日2000IU~3000IU D:每日2000IU~4000IU E:每日4000IU~5000IU

某新生儿母亲向护士咨询如何预防佝偻病,护士指导其服用维生素D。

小儿开始服用维生素D的时间是

A:出生后立即 B:出生后2周 C:出生后1个月 D:出生后5个月 E:出生后1年

8个月男孩,生后一直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一周来患儿每天腹泻5~6次,质稀,伴吵闹不安,睡眠差,出汗多。尚不能扶站,未出牙。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若化验检查示血钙2mmol/L(8mg/dl),钙磷乘积为25,X线长骨检查示骨骺软骨明显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状及杯口样改变,则应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

A:初期 B:激期 C:恢复期 D:后遗症期 E:以上都不是

某患儿,女,10个月,人工喂养,夜间多汗,睡眠不好,查体可见枕秃,肋缘外翻,血钙正常,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腕骨X线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为预防佝偻病,一般足月新生儿可于生后2周开始服用维生素D,其剂量应为

A:400~600U/d B:700~900U/d C:800~1000U/d D:5000~10000U/d E:10000~20000U/d

维生素D缺乏病预防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婴幼儿每日需要维生素D的剂量是

A:2.5μg B:5μg C:10μg D:25μg E:50μg

维生素D缺乏病预防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早期诊断活动型维生素D缺乏病的敏感指标是

A:体征 B:X线检查 C:病史 D:血钙 E:血清25-(OH)-D3

10个月女婴,人工喂养,夜间多汗,睡眠不好,查体可见枕秃,肋缘外翻,血钙正常,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腕骨X线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为预防佝偻病,一般足月新生儿可于生后2周开始服用维生素D,其剂量应为

A:400~600U/d B:700~900U/d C:800~1000U/d D:5000~10000U/d E:10000~20000U/d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