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红细胞体属于
A:支原体 B:立克次体 C:衣原体 D:原虫 E:病毒
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
A:多有接触牲畜史 B: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黄疸,贫血,皮肤瘙痒,淋巴结肿大等 C: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见许多短杆状,圆形和椭圆形蓝紫色小体附着在红细胞上 D:血涂片检查发现血浆中有大量形态多样的折光小体在血浆中做直线或翻滚运动,有些存在于红细胞表面 E:排除淋巴瘤,疟疾,巴尔通体病等疾病
患者男,48岁,牧民(养羊),因“全身无力,出汗,肌肉酸痛,头晕,头痛1个月”来诊。5个月前被羊咬伤,1个月开始出现全身无力,出汗,肌肉酸痛,头晕,头痛等。查体:皮肤有出血点和淤斑;肝,脾,淋巴结有不同程度肿大。血常规:Hb 86.0 g/L,RBC 2.6x10
/L,WBC 1.7x10
/L。粪隐血(+)。尿红细胞(+++)。末梢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见许多短杆状,圆形和椭圆形蓝紫色小体附着在红细胞上,血浆中有大量形态多样的折光小体在血浆中做直线或翻滚运动,有些存在于红细胞表面。
关于附红细胞体病,叙述不准确的是
A:病原体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B:在畜禽感染率较高,人体感染病例较少,多呈隐性感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某种应激状态时发病 C:传播方式主要有接触,血液,垂直和媒介昆虫传播 D: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症状轻,不易受到关注,常规检查很难诊断,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E:目前治疗药物较少,有效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等
患者,女性,65岁,缓慢起病,有乏力,疲倦,常出现咳嗽,咽痛,血象检查有全血细胞减少,可见巨大红细胞,骨髓象出现两系病态造血,遗传学检查有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
应鉴别的疾病有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缺铁性贫血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65岁,缓慢起病,有乏力、疲倦,常出现咳嗽、咽痛,血象检查有全血细胞减少,可见巨大红细胞,骨髓象出现两系病态造血,遗传学检查有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
应鉴别的疾病有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缺铁性贫血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一奶牛场奶牛,半月前开始陆续发病,病牛体温普遍升高,可达40~42℃,咳嗽、呼吸困难。有的流带血浆液性鼻液,呼吸时全身颤动;黏膜高度充血,发绀;目光呆滞,弓形站立,头前伸和肘外展,不久窒息而亡。有的出现短而湿的咳嗽,伴有浆液性鼻漏。4~5d后,咳嗽变干而痛苦,鼻液转为铁锈色的脓性黏液,黏附于鼻孔和上唇,结成干硬的棕色痂垢。有的关节肿胀,跛行。最后,病牛倒卧,极度衰弱而死。发病率达78%,病死率达36%
此病最可能诊断是
A: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B:牛黑斑病甘薯中毒 C:口蹄疫 D:牛结核病 E:牛出血性败血症
一奶牛场奶牛,半月前开始陆续发病,病牛体温普遍升高,可达40~42℃,咳嗽、呼吸困难。有的流带血浆液性鼻液,呼吸时全身颤动;黏膜高度充血,发绀;目光呆滞,弓形站立,头前伸和肘外展,不久窒息而亡。有的出现短而湿的咳嗽,伴有浆液性鼻漏。4~5d后,咳嗽变干而痛苦,鼻液转为铁锈色的脓性黏液,黏附于鼻孔和上唇,结成干硬的棕色痂垢。有的关节肿胀,跛行。最后,病牛倒卧,极度衰弱而死。发病率达78%,病死率达36%
对此病最恰当的防控方法是
A:青霉素肌内注射 B:新砷凡纳明(914)或四环素类药静脉注射 C:土霉素或四环素内服 D:扑杀所有病牛及与病牛相接触的牛 E:新砷凡纳明口腔涂擦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病。
A:寄生虫病 B:细菌病 C:病毒病 D: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