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5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就诊;体检:面部呈暗红色,肝肋下1cm,脾肋下4.5cm,质硬无压痛;检验结果:血红蛋白195g/L,白细胞16.2x10
/L,血小板450x10
/L,HCT60%;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细胞形态异常,诊断为骨髓增生性疾病
下列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是
A:MDS B:CLL C:CML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患者女,39岁,以"四肢麻木伴皮肤瘙痒3年"为主诉入院。患者偶有无明显诱因的头晕,逐渐加重,时有多汗,四肢麻木伴皮肤瘙痒,偶有眼花,视物不清。查体:面色潮红,口唇干,色暗红,结膜略充血。辅助检查:肝胆脾彩超示肝实质回声增强,脾大。血常规:白细胞14.25x10
/L,血红蛋白198g/L,血小板448x10
/L。骨髓象检查示"骨髓增生性疾病"。
下列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脾功能亢进 E:多发性骨髓瘤 F: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G: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H: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I: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J: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生性肌炎
A:病变以一致性长形纤细的梭形细胞增生为特征 B:有类似神经节细胞的小细胞 C:特征性的"棋盘"样结构 D:细胞丰富区常见"S"形或"C"形束状结构 E:典型的羽毛状结构
增生性息肉()
A:最常见的直肠息肉,多为单发、有蒂,直径一般在1cm以下,很少癌变 B: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 C: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 D:常在10岁之前就起病,好发于直肠,多为单发,直径一般在1cm以下,有自然消退倾向,属于错构瘤性息肉 E:主要表现为原发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及血吸虫病等的症状
增生性炎包括()。
A:一般性增生性炎 B:特殊性增生性炎 C:急性增生性炎 D:慢性增生性炎 E:炎性息肉等特殊形式
猪增生性肠炎
增生性肌炎()
A:病变以一致性长形纤细的梭形细胞增生为特征 B:有类似神经节细胞的大细胞 C:特征性的“棋盘”样结构 D:细胞丰富区常见“S”形或“C”形束状结构 E:典型的羽毛状结构
增生性龈炎为
A:牙龈增生覆盖牙冠不超过1/3 B: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不超过2/3 C: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2,不超过2/3 D:牙龈增生覆盖常超过牙冠的2/3 E:牙龈形态基本正常下列疾病牙龈增生的程度
增生性肌炎是:()
A:病变组织内见神经节细胞样的巨细胞 B:病变常呈特征性的中央,中间和外周三带带状分布 C:肌膜核体积增大,数量增多,有时在肌纤维中心呈链状排列 D:以肌纤维变性,坏死和再生为特征,常伴有间质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