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0 岁,因“发现右颊黏膜白色斑块1 个月”来诊。查体:右颊黏膜孤立白色斑块;未发现其他病损。
诊断考虑的疾病有(提示 白斑呈白色或乳白色的丝绒状斑片,稍用力可擦掉。)
A:口腔黏膜白斑病 B:口腔念珠菌性感染 C:白癜风 D:鹅口疮 E:口腔扁平苔藓 F:白色海绵痣 G:溃疡性膜性口炎 H: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
三十五岁女性,下唇溃烂,出血,疼痛6个月。查体:下唇唇红黏膜中份可见直径0.8cm左右的糜烂区,覆盖血痂,周缘充血,外围黏膜侧可见反射状排列的白色短条纹,皮肤侧可见黑色素沉着,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双颊黏膜可见白色放射状短条纹,中央充血
口腔扁平苔藓与盘状红斑狼疮的鉴别要点在于
A:病损部位 B:病损是否超出唇红缘而累及皮肤 C:病损是否出血 D:疼痛程度 E:白色条纹的多少
三十五岁女性,下唇溃烂,出血,疼痛6个月。查体:下唇唇红黏膜中份可见直径0.8cm左右的麋烂区,覆盖血痂,周缘充血,外围黏膜侧可见反射状排列的白色短条纹,皮肤侧可见黑色素沉着,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双颊黏膜可见白色放射状短条纹,中央充血
口腔扁平苔藓与盘状红斑狼疮的鉴别要点在于
A:病损部位 B:病损是否超出唇红缘而累及皮肤 C:病损是否出血 D:疼痛程度 E:白色条纹的多少
患者女,40岁,多次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最低达60 g/L,间断服用铁剂,叶酸等药物,血常规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近半年来出现下腹隐痛,黏液便,粪便带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痔”。2周前因贫血症状加重,就诊于血液科,血常规检查显示:WBC 3.1x10
/L,Hb 67 g/L,Plt 0.78x10
/L;粪常规:WBC 2~5个/HP,RBC 6~8/HP,粪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呈颗粒状,脆性增加易出血,弥漫性点状溃疡伴黄白色炎性黏液渗出物。
针对患者贫血原因,首选的检查应该是
A:血清铁,铁蛋白检查 B: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测定 C:粪找阿米巴滋养体 D:外周血涂片 E:骨髓穿刺
患者女,40岁,多次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最低达60g/L,间断服用铁剂,叶酸等药物,血常规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近半年来出现下腹隐痛,黏液便,粪便带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痔”。2周前因贫血症状加重,就诊于血液科,血常规检查显示:WBC3.1x10
/L,Hb67g/L,Plt0.78x10
/L;粪常规:WBC2~5个/HP,RBC6~8/HP,粪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呈颗粒状,脆性增加易出血,弥漫性点状溃疡伴黄白色炎性黏液渗出物。
针对患者贫血原因,首选的检查应该是
A:血清铁,铁蛋白检查 B:血清叶酸,维生素B
测定 C:粪找阿米巴滋养体 D:外周血涂片 E:骨髓穿刺
某女性患者,36岁,下唇溃烂、出血、疼痛6个月。查体:下唇唇红黏膜中份可见直径0.8cm左右的麋烂区,覆盖血痂,周缘充血,外围黏膜侧可见反射状排列的白色短条纹,皮肤侧可见黑色素沉着,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双颊黏膜可见白色放射状短条纹,中央充血
口腔扁平苔藓与盘状红斑狼疮的鉴别要点在于
A:病损部位 B:病损是否超出唇红缘而累及皮肤 C:病损是否出血 D:疼痛程度 E:白色条纹的多少
女性,35岁,下唇溃烂、出血、疼痛6个月。查体:下唇唇红黏膜中份可见直径0.8cm左右的麋烂区,覆盖血痂,周缘充血,外围黏膜侧可见反射状排列的白色短条纹,皮肤侧可见黑色素沉着,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双颊黏膜可见白色放射状短条纹,中央充血
口腔扁平苔藓与盘状红斑狼疮的鉴别要点在于
A:病损部位 B:病损是否超出唇红缘而累及皮肤 C:病损是否出血 D:疼痛程度 E:白色条纹的多少
某女,35岁,下唇溃烂、出血、疼痛6个月。查体:下唇唇红黏膜中份可见直径0.8cm左右的麋烂区,覆盖血痂,周缘充血,外围黏膜侧可见反射状排列的白色短条纹,皮肤侧可见黑色素沉着,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双颊黏膜可见白色放射状短条纹,中央充血
口腔扁平苔藓与盘状红斑狼疮的鉴别要点在于
A:病损部位 B:病损是否超出唇红缘而累及皮肤 C:病损是否出血 D:疼痛程度 E:白色条纹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