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3岁,因“反复呼吸道感染2年,双膝关节反复肿痛1年余”来诊。每年患肺炎3~4次。患者舅舅早年因反复感染,败血症夭折。查体:生长发育落后,消瘦;浅表淋巴结触不清楚,未见扁桃体。考虑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0.4~0.5g/kg,用药间隔时间为
A:3d B:1周 C:2周 D:1个月 E:2个月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主要方法有实验方法,同源模建和从头预测3种。
用从头预测方法来获得蛋白质结构模型的特点是
A:不能做小分子预测,计算量大 B:适于对蛋白质核心结构进行预测,计算量小 C:对序列相似度高的序列模拟比较有效,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D: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寻找能量最低的构象 E:基于同源比对原理,寻找能量最高的构象
心肌灌注显像时可出现下列情况:第1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分布正常。第2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无变化。第3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分布部分恢复。第4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弥漫不均,静息时放射性分布弥漫不均。第5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正常,静息时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
第3种情况多见于
A:心肌缺血 B:心肌梗死 C: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D:心肌病或心肌炎 E:瓣膜病
CCMD-3工作组在1996~2000年期间,对17种成人精神障碍及部分儿童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开展现场测试与前瞻性随访观察,完成了CCMD-3的编制。
以下不是CCMD-3特点的是
A:以前瞻性现场测试结果为依据 B:分类更进一步向ICD-10靠拢 C:保留像神经症、同性恋等某些精神障碍或亚型 D:把ICD-10中的性欲亢进纳入CCMD-3 E:根据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传统编制
心肌灌注显像时可出现下列情况:第1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分布正常。第2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无变化。第3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分布部分恢复。第4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弥漫不均,静息时放射性分布弥漫不均。第5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正常,静息时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
第1种情况多见于
A:心肌缺血 B:心肌梗死 C: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D:心肌病或心肌炎 E:瓣膜病
心肌灌注显像时可出现下列情况:第1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分布正常。第2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无变化。第3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分布部分恢复。第4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弥漫不均,静息时放射性分布弥漫不均。第5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正常,静息时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
第2种情况多见于
A:心肌缺血 B:心肌梗死 C: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D:心肌病或心肌炎 E:瓣膜病
心肌灌注显像时可出现下列情况:第1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分布正常。第2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无变化。第3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时放射性分布部分恢复。第4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弥漫不均,静息时放射性分布弥漫不均。第5种情况,运动负荷局部放射性正常,静息时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
第4种情况多见于
A:心肌缺血 B:心肌梗死 C: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D:心肌病或心肌炎 E:瓣膜病
欲比较A、B、C三种药物对雄性Wistar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将36只大鼠按照体重和月龄相近的原则每3只为1区组,共12区组,每个区组的3只大鼠随机分配到A、B、C三个药物组。一个月后观察尿中氨基氮的排出量。
若检验水准定为0.05,欲比较不同三种药物对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界值应为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