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0岁。超声检查见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开放受限,关闭不拢,升主动脉扩张。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拟行手术治疗。
该患者主动脉瓣手术的最佳方案是
A:置换机械瓣 B:置换生物瓣 C:自体肺动脉瓣移植 D:主动脉根部移植 E:主动脉瓣成形
患者男,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多年。近1周活动后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明显伴气促。查体:血压140/50 mmHg,心率100次/min,S1正常,S2稍增强,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X线见心影扩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双肺淤血征,超声心动图提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
关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最常见的是
A: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 B:瓣膜脱垂综合征 C:强直性脊柱炎 D:马凡综合征 E:风湿性心脏病
患者男,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多年。近1周活动后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明显伴气促。查体:血压140/50 mmHg,心率100次/min,S
正常,S
稍增强,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X线见心影扩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双肺淤血征,超声心动图提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
关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最常见的是
A: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 B:瓣膜脱垂综合征 C:强直性脊柱炎 D:马凡综合征 E:风湿性心脏病
女性,38岁,常有胸前区隐痛,头颈部搏动感,着急时常有眩晕发作,心脏闻及病理性杂音,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宽,拟诊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主要的体征是
A: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高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 B:心尖部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C: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E:主动脉瓣第二音减弱或消失
女性,38岁,常有胸前区隐痛,头颈部搏动感,着急时常有眩晕发作,心脏闻及病理性杂音,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宽,拟诊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左室功能不全,应采取哪项治疗最适宜
A:用洋地黄增加心肌收缩力 B:利尿剂 C:降低血压 D:休息 E:及早考虑换瓣手术
某男性患者,31岁,因“间断发热3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2 ℃,P 95次/min,R 24次/min,BP 120/60 mmHg;心前区震颤,可闻及Ⅴ/Ⅵ级舒张期杂音。超声诊断: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多发穿孔并重度关闭不全。
最佳超声诊断为(提示 超声左房室瓣前叶部分瓣体呈瘤样脱入心房侧,该瘤样结构收缩期和舒张期持续存在,以收缩期明显。CDFI左房室瓣口心房侧收缩期来自瓣口及前叶瘤体的大量偏心反流信号。)
A:左房室瓣赘生物形成并重度关闭不全 B:左房室瓣瓣膜瘤并重度关闭不全 C:左房室瓣瓣膜瘤破裂并重度关闭不全 D:左房室瓣前叶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 E:左房室瓣前叶脱垂、穿孔并重度关闭不全 F:左房室瓣穿孔并重度关闭不全
某女性患者,49岁,血压150/70mmHg,心底部有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以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最响,A
减弱,X线示"主动脉型心",主动脉增宽,诊断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以下关于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突然的容量负荷施加于正常顺应性的心肌组织 B:增加左室的舒张末期容积来增加心排量作为主要的代偿机制 C:向心性的肥厚作为代偿机制 D:左室的做功明显增加 E:左室舒张末压力和容量都升高 F: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除非合并冠心病,一般不会出现心肌缺血
某女性患者,49岁,血压150/70mmHg,心底部有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以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最响,A
减弱,X线示"主动脉型心",主动脉增宽,诊断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关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换瓣术后,不正确的是
A:急性关闭不全患者,术后舒张顺应性较差 B:急性关闭不全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力相对较差 C:慢性重度患者,需较高的左室充盈压 D:换瓣术后应选择较低的PCWP E:非窦性心律时PCWP应稍低 F:术后早期由于左室功能低下,可能需要正性肌力药或IABP支持
左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并发症与左房室瓣狭窄的并发症相似,但前者心力衰竭情况出现较晚。
左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并发症较左房室瓣狭窄的并发症常见的是
A:心房颤动 B:右心衰竭 C:血栓栓塞 D:急性肺水肿 E:感染性心内膜炎
左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并发症与左房室瓣狭窄的并发症相似,但前者心力衰竭情况出现较晚。
左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并发症较左房室瓣狭窄的并发症少见的是
A:心房颤动 B:右心衰竭 C:左心衰竭 D:急性肺水肿 E: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