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9岁,患高血压病伴低钾性瘫痪。血浆醛固酮82.6pmol/L,赛庚啶试验醛固酮不降低,血肾素-血管紧张素I2基础值低,对呋塞米及直立位刺激试验无反应,疑诊醛固酮腺瘤,但双侧肾上腺CT正常。

下述检查中对肿瘤的定位及切除术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是

A: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 B:超声显像 C:测定血浆18-羟皮质酮浓度 D:肾上腺MRI E:静脉导管取双侧肾静脉血,测定比较醛固酮浓度

患者女性,48岁,因下肢水肿入院就医,化验室监测显示:血浆醛固酮水平增高。

所选药物作用机制为

A:抑制K-Na-Cl同向转运系统,减少NaCl重吸收 B:抑制Na-Cl同向转运系统,减少NaCl重吸收 C:竞争性结合醛固酮受体,拮抗醛固酮作用 D:阻断肾小管末端Na通道,减少Na重吸收 E:抑制碳酸酐酶,减少HCO生成

此病人CT检查双侧肾上腺稍增大,血尿醛固酮均增高,经地塞米松治疗有好转。

为鉴别此病人醛固酮增多症是原发还是继发的,下列哪项最具鉴别意义

A:肾上腺MRI B: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浆肾素活性测定 C:肾上腺CT检查 D:血浆心钠素测定 E:血钠/血钾比值

此病人CT检查双侧肾上腺稍增大,血尿醛固酮均增高,经地塞米松治疗有好转。

如果确诊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应选择下列何种药物治疗

A:安体舒通 B:氨基导眠能 C:地塞米松 D:酮康唑 E:甲吡酮

患儿血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Ⅱ一醛固酮明显增高。

哪项是调节血压的重要环节()。

A: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增强 B:肾素的释放 C:醛固酮的释放 D:血钠的升高 E:血压的升高

肾素、醛固酮均高()

A: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  B:17-羟化酶缺陷  C:11-β羟化酶缺陷  D:Liddle综合征  E:醛固酮瘤

肾素低、醛固酮高()

A: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  B:17-羟化酶缺陷  C:11-β羟化酶缺陷  D:Liddle综合征  E:醛固酮瘤

肾素低、醛固酮高()

A: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  B:17-羟化酶缺陷  C:11-β羟化酶缺陷  D:Liddle综合征  E:醛固酮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