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 10g 氯化钠 7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关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为pH调节剂,控制pH值在2.5~3.5 B:氯化钠除调节等渗,还能增加溶液的稳定性 C:采用采用流通蒸气灭菌(100℃,30min) D:盐酸普鲁卡因在水中极易水解,继续发生脱羧,氧化作用,生成有色物质 E:铜,铁等金属离子能加速本品的分解,但光线对分解没有影响 F:普鲁卡因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故易被水解

盐酸氯丙嗪与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时,测定波长不选用其最大吸收波长(254nm),而分别选用306nm与299nm进行测定的原因在于

A:注射液中均加入助溶剂 B:注射液中均加入维生素C(λ243nm),干扰测定 C:注射液中均加入抗氧剂,干扰测定 D:注射液在λ为254nm处吸收度不稳定 E:采用其λ为254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使测定的灵敏度太高

盐酸氯丙嗪与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时,测定波长不选用其最大吸收波长(254nm),而分别选用306nm与299nm进行测定的原因在于

A:注射液中均加入助溶剂 B:注射液中均加入维生素C(λ=243nm),干扰测定 C:注射液中均加入抗氧剂,干扰测定 D:注射液在λ为254nm处吸收度不稳定 E:采用其λ为254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使测定的灵敏度太高

处方:盐酸普鲁卡因 10g 氯化钠 7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关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为pH调节剂,控制pH值在2.5~3.5 B:氯化钠除调节等渗,还能增加溶液的稳定性 C:采用采用流通蒸气灭菌(100℃,30min) D:盐酸普鲁卡因在水中极易水解,继续发生脱羧、氧化作用,生成有色物质 E:铜、铁等金属离子能加速本品的分解,但光线对分解没有影响 F:普鲁卡因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故易被水解

盐酸氯丙嗪与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时,测定波长不选用其最大吸收波长(254nm),而分别选用306nm与299nm进行测定的原因在于()

A:注射液中均加入抗氧剂,干扰测定 B:注射液中均加入助溶剂 C:注射液中均加入维生素C(λ243nm),干扰测定 D:注射液在λ为254nm处吸收度不稳定 E:采用其λ为254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使测定的灵敏度太高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最大吸收波长254nm附近处直接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含量 B:利用百分吸收系数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含量 C:在306nm处,维生素C有干扰 D:用对照品作对照来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含量 E:在306nm处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含量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含有维生素C

A:碘量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甲醛 B: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盐酸 C:色谱分析法 D:容量滴定法 E:用紫外法测定含量时,需选择合适波长进行测定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含有维生素C

A:碘量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甲醛 B: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盐酸 C:色谱分析法 D:容量滴定法 E:用紫外法测定含量时,需选择合适波长进行测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