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2岁,因“发热,腹痛伴黏液脓血粪1个月”来诊。曾在当地医院按“肠炎”予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8.5℃,P110次/min,R24次/min,BP90/50mmHg;体重25kg;口唇稍苍白,口腔黏膜散在阿弗他溃疡;HR110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3~4次/min;肛周未见病变。
目前主要考虑的疾病为(提示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肠镜:回肠末端散在阿弗他溃疡,黏膜呈结节样改变,回盲部及升结肠肠腔狭窄,黏膜呈卵石样改变,局部见纵形溃疡,横,降,乙状结肠散在纵形,不规则形溃疡以及息肉样改变。肠镜病理: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黏膜灶性糜烂,黏膜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见少许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胃镜病理:胃,十二指肠黏膜固有层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A:溃疡性结肠炎 B:肠结核 C:肠淋巴瘤 D:克罗恩病 E:肠阿米巴病 F:贝赫切特综合征
患者女,65岁,十二指肠乳头上方2 cm处发现一个直径约1.0 cm肿块,呈息肉状生长。切面见肿块主要位于黏膜下,与周围界限尚清,黏膜表面浅溃疡形成。镜下:瘤细胞相对一致,有异型,大多呈腺样,腺泡状排列,核分裂象约12个/10HPF。
关于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和阑尾是消化道NETs的好发部位 B:回肠的NETs大多为多发性 C:回肠的NETs绝大多数是NETG1(类癌) D:NETG1多位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 E:神经内分泌癌多见于远端空肠和回肠 F:在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NETs中,最常见的是胃泌素瘤
某患者由于盆腔脓肿手术,发现回盲部有一瘘管,切除的结肠肠管黏膜面可见鹅卵石样改变,多个纵行性裂隙存在。
镜检示:肠壁全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细胞浸润,可见狭长的溃疡,边缘见非干酪性肉芽肿结构(如图),应首先考虑的疾病为 ( )

A:肠伤寒 B:Crohn病 C:肠结核 D:细菌性痢疾 E: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女性,右下腹痛,腹泻,果酱样大便10天,无里急后重感。结肠镜检示升结肠黏膜面多处糜烂,出血。
活检镜下如图所示:结肠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2,3为溃疡底或边缘高倍镜下图。正确的诊断是 ( )

A:慢性结肠炎 B:溃疡性结肠炎 C:结肠阿米巴病 D:结肠细菌性痢疾 E:Crohn病
患者女,35岁,十二指肠乳头下方3 cm处发现一个直径约1.5 cm肿块,呈息肉状生长。切面见肿块淡黄色,位于黏膜下,与周围界限欠清;表面黏膜大多光滑,中央可见浅溃疡形成。
关于小肠胰腺异位,叙述错误的是
A:最多见于空肠Meckel憩室 B:多位于肠黏膜下 C:胰腺腺泡和导管为主要成分 D:胰腺导管和平滑肌构成主要成分 E:可发生急,慢性胰腺炎及胰岛细胞瘤
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部不适3个月”来诊。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病变而手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回肠末端一约5 cmx4 cm不规则溃疡型病变,周围肠黏膜肉眼观察尚正常。
切面见坏死,周围肠壁质地偏韧。光镜:表面黏膜溃疡,肠壁大片坏死,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并可见少量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聚集。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溃疡性结肠炎 C:淋巴瘤 D:假膜性肠炎 E:Crohn病
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部不适3个月”来诊。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病变而手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回肠末端一约5 cmx4 cm不规则溃疡型病变,周围肠黏膜肉眼观察尚正常。
关于肠结核,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肠结核为原发性 B:80%以上的肠结核发生在近端回肠 C:结核性溃疡一般呈横行,与肠管垂直 D:肠结核仅有溃疡型和增殖型2种类型 E:肠梗阻多见于溃疡型肠结核
患者男,57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一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本例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在进镜25cm处见一隆起性病变,短蒂,表面较光滑,明显发红,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其他部位黏膜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病理诊断:结肠管状腺瘤。对于该病例可给予哪些处置
A:观察,不予处置 B:结肠部分切除术 C: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D:质子泵抑制剂 E:抗生素 F:定期复查结肠镜 G:化疗
某男性患者,34岁,反复发作性右下腹部疼痛伴间断性腹泻5年。查体:重度营养不良,血红蛋白60g/L,右下腹可触及包块;肠镜下见:肠黏膜卵石样变。临床诊断:克罗恩病。
患者入院后低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5次/d,无脓血便,肠镜检查和活检显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肠腔狭窄,不完全肠梗阻。该患者宜选择的营养治疗是
A:清流食 B:低脂半流 C:无渣半流 D:要素饮食 E:胃肠外营养
某男性患者,58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一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本例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在进镜25cm处见一隆起性病变,短蒂,表面较光滑,明显发红,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其他部位黏膜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病理诊断:结肠管状腺瘤。对于该病例可给予哪些处置
A:观察,不予处置 B:结肠部分切除术 C: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D:质子泵抑制剂 E:抗生素 F:定期复查结肠镜 G: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