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男性,肾病综合征病史3年,以激素治疗,近1个月出现高热,体温38.5~39.5℃,伴有呕吐,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胸片见双肺弥漫分布的大小,密度均匀一致的粟粒状结节。

该患高热的可能病因为 ( )

A:合并军团菌肺炎 B:肾病综合征恶化 C: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D: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E:肺炎球菌性肺炎

5岁小儿,因高热,咽部和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点状黄白色渗出物来院就诊,以猩红热收入院。目前该患儿体温达39℃,全身出疹。皮疹首发于耳后,之后遍及全身,为在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

针对高热的正确护理措施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冷水擦浴 C:酒精擦浴 D:枕冰帽 E:进软食

患者,女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从发热门诊收入院。查体:体温39.7℃,脉搏120次/分,律不齐,对光反应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初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高热引起惊厥,抽搐时的处理为

A: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可降低室温 B:以脱水为主,必要时可合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等 C:使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 D:以吸痰,给氧为主,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 E:及时处理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患者,女性,36岁,以高热,寒战,皮肤黏膜出血1周入院。查体: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

患者出现高热的主要原因是

A:出血 B:贫血 C:感染 D:代谢亢进 E:脑膜浸润

病人女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从发热门诊收入院。查体:体温39.7℃,脉搏120次/分,律不齐,对光反应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初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高热引起惊厥,抽搐时的处理为

A: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可减低室温 B:以脱水为主,必要时可合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等 C:使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 D:以吸痰,给氧为主,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 E:及时处理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某男,16岁,患肾病综合征3年,以激素治疗,近1个月出现高热,体温38.5~39.5℃之间,伴有呕吐,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胸片见双肺弥漫分布的大小.密度均匀一致的粟粒状结节

该患高热的可能病因为

A:合并军团菌肺炎 B:肾病综合征恶化 C: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D: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E:肺炎球菌性肺炎

15岁,男性,患肾病综合征3年,以激素治疗,近1个月出现高热,体温38.5~39.5℃之间,伴有呕吐,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胸片见双肺弥漫分布的大小、密度均匀一致的粟粒状结节

该患高热的可能病因为

A:合并军团菌肺炎 B:肾病综合征恶化 C: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D: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E:肺炎球菌性肺炎

某男患儿,8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5.8×10/L,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入院第二天,患儿再次出现高热(39.8℃)、四肢抽搐。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药物降温为主,可用大剂量阿司匹林 B:持续高热伴反复抽搐者可加用亚冬眠疗法 C:遵医嘱予甘露醇脱水治疗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首选地西泮镇静止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