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7岁,因“COPD恶化和肺炎”住院。期间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虽然临床症状好转,但试图停止机械通气时不成功。住院期间行气管造口术15d。现医师希望行非侵入性通气。血氧计监测血氧饱和度(SpO),红外线二氧化碳监测仪连接到通气装置监测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第15天实验室检查:pH7.41~7.45,FiO0.40,HCO32~36mmol/L,COHb1.5%~1.8%,PaCO56~63mmHg,高铁血红蛋白(MetHb)0.8~1.0,PaO70~88mmHg,Hb132~134g/L,SaO90%~93%。

在第18天下午,血氧计显示SpO从93%下降到88%持续1h。用另一个血氧计也证实了下降。同时PETCO稳定在38mmHg。SpO下降的原因是

A:增加V/Q失衡 B:PaO下降 C:碳氧血红蛋白过量 D:氧离曲线右移 E:氧离曲线左移 F:PaO升高

患者,28岁,发热3天,今晨起呼吸困难,鼻导管吸氧未见好转。查体:体温39℃,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10/70mmHg。双肺闻及细湿啰音及管状呼吸音。动脉血气分析:PaO50mmHg,PaCO40mmHg。胸部X线:双肺可见大片阴影。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氧疗应采取

A:短期__给氧 B:低浓度间歇给氧 C:低浓度持续给氧 D:高浓度高流量给氧 E:不给氧

某男性患者,47岁,身高174cm,体重61kg,肾衰竭,行"肾移植手术"后2月。突发烦躁,呼吸急促,发热,再入院。检查发现:患者神志清醒,胸部X线片双肺斑片状阴影,SPO90%,氧合指数(PaO/FiO)<200mmHg,诊断为:"ARDS"。

患者氧合改善仍不佳,下一步的处置是

A:加大吸入氧压,加大潮气量 B:加大吸入氧压,加快呼吸次数 C:加大利尿剂的使用剂量 D:使用PEEP递增法使肺复张 E:使用盐皮质激素

人体通过饮水摄入的某物质受到胃肠道某些细菌的作用后,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其不再有输氧功能,因而可造成缺氧,严重时可引起窒息死亡

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与成年人相比对该物质更为敏感,摄入过量时易患蓝婴综合征(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其原因之一是婴幼儿的

A:胃液的pH较成年人高,有利于该物质还原菌的生长 B:胃液的pH较成年人低,有利于该物质还原菌的生长 C:胃液的pH较成年人高,不利于该物质还原菌的生长 D:胃液的pH较成年人低,不利于该物质还原菌的生长 E:以上都不对

使氧合血红蛋白易解离出氧的情况是()

A: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B:PH值升高 C:红细胞2,3—二磷酸含量增高 D:CO中毒

关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说法错误的是

A:P50升高时,曲线右移 B:PaO2在60mmHg以上部分为平坦部分 C:pH降低时,曲线右移,利于组织利用氧 D:临床应避免曲线左移,防止组织缺氧 E:P50是PaO2在50mmHg时的SaO2

关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说法错误的是

A:P50升高时,曲线右移 B:pH降低时,曲线右移,利于组织利用氧 C:PaO2在60mmHg以上部分为平坦部分 D:临床应避免曲线左移,防止组织缺氧 E:P50是PaO2在50mmHg时的SaO2

关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说法错误的是

A:P50升高时,曲线右移 B:PaO2在60mmHg以上部分为平坦部分 C:pH降低时,曲线右移,利于组织利用氧 D:临床应避免曲线左移,防止组织缺氧 E:P50是PaO2在50mmHg时的SaO2

关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说法错误的是

A:P50升高时,曲线右移 B:pH降低时,曲线右移,利于组织利用氧 C:PaO2在60mmHg以上部分为平坦部分 D:临床应避免曲线左移,防止组织缺氧 E:P50是PaO2在50mmHg时的SaO2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