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____在致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李__20日下午在杭州会见出席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他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中国接入互联网20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国,不仅培育起一个巨大市场,也促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上千万就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
目前,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了30亿人,普及率达40%,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同住地球村的"居民",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极大的拉近了距离,互联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形成了世界网络大市场;一个短小的视频通过全世界网民的点击,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宠儿;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服务,几乎已是各国旅游"设施"的标配。
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已走过20年岁月的中国互联网,站在了大有可为的新起点上。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1日)
材料2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实现了20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再突破,而且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有人把它概括为"互联网思维"。对何谓"互联网思维"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打破思维定势,主动革新自我是互联网思维不变的主题,意味着"便捷、互动、用户至上"等理念。这些理念让人们不断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变革。
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多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任何一家传统商业企业要想把数百万个商家和近亿客户装进来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去中心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蚂蚁",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道理很简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蚂蚁军团"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大象"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大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蚂蚁",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大的蚁群则成为最后的胜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5月26日等)
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
"蚂蚁"和"大象"正是矛盾双方,它们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互相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动,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材料中被比喻为"大象"的传统龙头企业以及互联网上的"小蚂蚁"企业,正是在其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
学生从大量动物中识别大象的能力属于()。
A:认知策略 B:言语信息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大象传》对“需”卦的解说为()。
A: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 B:云上于天,君子以饮食宴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里“执大象,天下往。”中“大象”的意思是:()
A:一种动物 B:大道 C:大的景象 D:现象
大象的长鼻是怎样形成的()。
A:由上唇延长而成 B:由上、下唇延长而成 C:由鼻延长而成 D:由延长的鼻和上唇构成
大象的嗅觉比狗还棒。
大象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
1979年,在非洲摩西地区发现有一只大象在觅食时进入赖登山的一个山洞。不久,其他的大象也开始进入洞穴,以后几年进入山洞集聚成为整个大象群的常规活动。1979年之前,摩西地区没有发现大象进入山洞,山洞内没有大象的踪迹。到2006年,整个大象群在洞穴内或附近渡过其大部分的冬季。由此可见,大象能够接受和传授新的行为,而这并不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述的假设
A:大象的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相对短的时间跨度,如数十年 B:大象群在数十年出现的新的行为不是由遗传基因预先决定的 C:大象新的行为模式易于成为固定的方式,一般都会延续几代 D:大象的群体行为不受遗传影响,而是大象群内个体间互相模仿的结果
人们依靠森林来供给燃料、建筑材料、草药和食物,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大猩猩对森林的重要性。它们播撒种子,“修剪”树木,让森林生生不息。对于非洲和东南亚的森林来说,猿类和大象是园丁。这段话支持的观点是( )。
A:森林为人类提供大量资源 B:人类应爱护猿类和大象 C:大猩猩对森林有重要作用 D:大猩猩具有人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