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右乳外上象限发现一1.3 cmx1.6 cmx1.2 cm的肿块,切面灰白色,边界清,有包膜。影像学检查肿块未见毛刺现象,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呈均匀强化。

高倍镜显示肿瘤细胞黏附不佳,核小而一致,胞质内含空泡。肿瘤旁导管呈“三叶草”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R(+),PR(+),E-cadherin(-),CK5/6(-)。最佳诊断为

A:小叶非典型增生 B:小叶非典型增生累及导管 C:小叶原位癌 D:小叶原位癌累及导管 E:多形性小叶癌

 患者男,53岁,左臀部皮下发现孤立性肿块3年,肿块直径约3.5 cm。大体检查:肿瘤卵圆形,边界清楚,似有纤维性包膜,质硬,切面呈灰白色石灰样。

光镜下:肿瘤周边可见骨小梁,肿瘤由多个细胞密度不均的小叶组成,瘤细胞呈短条束状,网格状排列,瘤细胞间见胶原纤维,部分似骨样组织,可见黏液样基质,核分裂象少见。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孤立性纤维源性肿瘤 B: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 C:骨化性肌炎 D:软组织骨肉瘤 E: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

患者,男性,25岁,既往体健,有吸烟史。主诉:牙龈自动出血伴疼痛3天。提示:体检:患者体温38.2℃,下颌下淋巴结肿大。龈乳头充血水肿明显,个别龈乳头表面覆盖灰白色污秽物,牙周探诊深度<3mm。

提示:去除龈乳头表面覆盖灰白色污秽物后见牙龈乳头中间凹下呈火山口状,边缘龈破坏如虫蚀状。对此患者进行龈下微生物检查,优势菌包括

A:中间普氏菌 B:伴放线菌 C:螺旋体 D:梭杆菌 E:福赛拟杆菌 F:牙龈卟啉菌 G:变形链球菌 H:直肠弯曲杆菌

一般将病毒抗原的加工与递呈分为MHCI1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与MHCI2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

有关病毒感染时MHCI2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正确的是

A:又称为内源性抗原递呈 B:诱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与CD8+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D:与CD4+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E: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故主要为内源性抗原递呈

一般将病毒抗原的加工与递呈分为MHCⅠ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与MHCⅡ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

有关病毒感染时MHCⅠ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正确的是

A:又称为外源性抗原递呈 B:辅助B淋巴细胞成熟为浆细胞 C:与CD8+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D:与CD4+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E:诱生T淋巴细胞释放IFN-γ、TNF-α、IL-2等细胞因子

一般将病毒抗原的加工与递呈分为MHCⅠ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与MHCⅡ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

有关病毒感染时MHCⅡ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正确的是

A:又称为内源性抗原递呈 B:诱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与CD8+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D:与CD4+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E: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故主要为内源性抗原递呈

某男性患者,26岁,既往体健,有吸烟史。主诉:牙龈自动出血伴疼痛3天。提示:体检:患者体温38.2℃,下颌下淋巴结肿大。龈乳头充血水肿明显,个别龈乳头表面覆盖灰白色污秽物,牙周探诊深度<3mm。

提示:去除龈乳头表面覆盖灰白色污秽物后见牙龈乳头中间凹下呈火山口状,边缘龈破坏如虫蚀状。对该患者进行龈下微生物检查,优势菌包括

A:中间普氏菌 B:伴放线菌 C:螺旋体 D:梭杆菌 E:福赛拟杆菌 F:牙龈卟啉菌 G:变形链球菌 H:直肠弯曲杆菌

燃煤锅炉运行中,风量适当时,火焰呈(),烟气呈灰白色。

A:黑色; B:亮黄色; C:灰白色; D:白色。

烟草炭疽病在干燥条件下,病斑边缘(),中央灰白色,稍凹陷,后期病斑中央呈羊皮状,易破碎、穿孔。

A:灰白色 B:褐色 C:白色 D:黑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