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因“左肾结石”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关于硬膜外麻醉的优,缺点,叙述正确的是

A:优点是患者清醒,可以帮助浸入和离开框架椅,减少了组织损伤的可能性 B:缺点是起效慢,有时候效果还不确定 C:不能控制膈肌运动,术中呼吸引起的膈肌运动易造成结石移位,使冲击波聚焦困难,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D:麻醉平面过高引起心交感神经阻滞所致的心动过缓同样使手术时间延长 E:低血压的发生率比全身麻醉低 F:硬膜外腔的空气可能导致冲击波的能量损伤神经

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4岁,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麻醉选择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

该患者选择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而不选择单纯9号针头的单次脊麻的主要原因是哪一项

A:脊麻后腰背痛 B:脊麻后尿潴留 C:脊麻后颅内感染 D:脊麻后头痛 E:害怕注入错误药

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4岁,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麻醉选择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致死的原因是哪些

A:呼吸抑制 B:循环抑制 C:局麻药中毒 D:局麻药过敏 E:病人手术前没打术前针 F:病人体质弱

女,26岁,因急性阑尾炎,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该病人硬膜外腔穿刺应选

A:T8~9 B:T2~3 C:T12~L1或T11~12 D:L3~4 E:C7~T1

女,26岁,因急性阑尾炎,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头痛 B:颅神经麻醉 C:粘连性蛛网膜炎 D:全脊椎麻醉 E:马尾损伤

男性,38岁,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手术完毕,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

如果患者因故不能使用硬膜外PCA,还可选择何种较好的术后镇痛方式

A:静脉PCA(PCIA),皮下PCA(PCSA),胸膜腔PCA B:口服镇痛剂 C:间断肌注镇痛剂 D:肋间神经阻滞 E:手术切口局麻药浸润

女性,35岁,体重48kg。既往体健,常规检查未发现重要器官功能异常。因卵巢囊肿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囊肿摘除术。L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经过顺利,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3ml,5min后患者无不适,追加2%利多卡因8ml,约3min后测平面时发现患者不能说话,只能眨眼。

提示:经过上述抢救处理后,患者麻醉阻滞平面逐渐退至T以下,生命体征稳定,自主呼吸下SpO98%。提问:预防全脊髓麻醉的措施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按操作常规进行硬膜外腔穿刺 B:术前给予苯二氮革类药物 C:注药前反复回抽 D:置管前常规注入空气15ml,以扩张硬膜外腔 E:注药后检查下肢活动 F:硬膜外置管深度大于5cm G:使用布比卡因做试验量 H:按常规注入试验量

某男性患者,45岁,因外伤性小肠穿孔,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肠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手术经过顺利,返回病室时测血压120/80mmHg,脉搏90次/分。

该患者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正确的是

A:妥善固定,避免脱落 B:保持引流通畅 C:观察引流量及性质 D:每日定时冲洗引流管 E:严格掌握拔管指征

某女性患者,75岁,68kg,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股骨头置换术。既往患高血压20年,冠心病12年,口服施慧达和拜阿司匹林治疗。硬膜外穿刺困难,穿刺过程中患者无异感。术后采用0.125%罗哌卡因镇痛。

为防止硬膜外血肿,应做到

A: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 B:抗凝治疗的患者禁用 C:血小板明显降低者禁用 D:严格无菌操作 E:硬膜外操作细致轻柔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蛛网膜下腔麻醉的特点是

A:并发症较多 B:多用于上腹部手术 C:可发生麻醉后头痛 D:有发生全脊椎麻醉的危险 E:只用于较短时间的手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