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黄,逐渐加深,尿液颜色加深,且变为浓茶样;不伴有腹痛,无寒战,发热。粪便颜色开始时为黄色,颜色逐日变为接近白色的浅黄色。无恶心,呕吐。附近医院按“肝炎”给予中药治疗,服药后粪便有时为黑色,自述可能与服中药有关。经过治疗后自觉眼黄有所消退,尿液颜色也变浅黄,故继续中药治疗。但服药2周后眼黄又加深,比发病时更黄,粪便逐渐变为白色,且晚上常有皮肤瘙痒,无好转。体查:T36.2℃,P67次/min,R20次/min。发育正常,营养稍差,意识清醒,自动体位。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但腹部皮肤有抓痒划痕。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重度黄染。腹部外科情况:腹平,未见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软,右上腹轻压痛,其余腹部无压痛,肝肋下未及,可触及右上腹梨状肿物,边界清楚,质软,约6cmx4cm,Murphy征阴性。脾未触及。腹部叩诊鼓音,未叩出转移性浊音。肠鸣音5次/min,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音。
此时应行(提示积极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手术,术前Hb95g/L,血浆白蛋白30g/L,术中发现胆囊增大,胆囊内胆汁绿色,肿瘤位于胰头不能切除,肿瘤已侵犯肝门,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且已侵及十二指肠致十二指肠梗阻,周围淋巴结及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不能切除病灶。)
A:淋巴结活检后关腹 B:胆囊空肠吻合 C:胃大部切除 D:圆韧带入路左肝管空肠吻合 E:置放U形管胆管外引流 F:胃空肠吻合 G:胰十二指肠切除 H: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
患者男,56岁,因“上腹不适2个月”来诊。自觉消瘦。查体:巩膜明显黄染,皮肤有抓痕;腹软,胆囊可触及。腹部B型超声: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胀大,胰管稍扩张。
行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范围不包括
A:脾 B:胃远端 C:胆囊 D:空肠上段 E:胰头
患者,男性,63岁,近1个月来感上腹部隐痛,纳差,消瘦,乏力,全身逐渐发黄,尿色深。体检:皮肤明显黄染,有抓痕,腹平软,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边缘不清,无压痛,尿胆红素(+++),钡餐示胃排空延迟,十二指肠圈扩大,初步诊断为胰头癌。
胰头癌最恰当的手术方式应选择
A:胰头切除术 B:胰腺区域切除术 C: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D:全胰切除术 E:肝固有动脉结扎及胆总管引流术
患者男性,69岁。进行性黄疸2月余,诊断为胰头癌。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责任护士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服用的目的是
A:补充营养 B:凝血酶原合成不足,出血 C:减少胰漏的发生 D: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E:保护肝脏
患者男性,69岁。进行性黄疸2月余,诊断为胰头癌。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预防术后并发症不包括
A:肺感染 B:引流管脱出 C:胰瘘 D:肝衰竭 E:皮肤完整性受损
某男性患者,56岁,因“上腹不适2个月”来诊。自觉消瘦。查体:巩膜明显黄染,皮肤有抓痕;腹软,胆囊可触及。腹部B型超声: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胀大,胰管稍扩张。
行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范围不包括
A:脾 B:胃远端 C:胆囊 D:空肠上段 E:胰头
胰头癌患者幽门上下淋巴结无转移,十二指肠切缘肿瘤细胞阴性可采取的治疗措施为()
A:Whipple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B:PPPD C:姑息性手术 D:术后放疗 E:术后化疗
胰()
A:兼有内、外两分泌部,分泌物全由胰管输送 B:在第1、2腰椎水平横贴于腹后壁 C:位于胃的前方可分头、颈、体、尾4部 D:胰管与肝总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
A:兼有内、外两分泌部,分泌物全由胰管输送 B:在第1、2腰椎水平横贴于腹后壁 C:位于胃的前方 D:可分头、颈、体、尾4部 E:胰管与肝总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主要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供应胰头区域()
A: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B: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C:胰背动脉 D:胰大动脉 E:胰横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