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6岁,因“月经过多1年余”来诊。临床诊断: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内赘生物3 cmx2 cmx2 cm。行宫腔镜下“肌瘤”电切割术。肿瘤切面条纹欠清,质地中等,稍感细腻。

不符合子宫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特性的是

A: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B:由非典型子宫内膜腺体和平滑肌或肌纤维样间质构成 C:好发于子宫下段,少数来自宫腔 D:因腺体具有异型性,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E:绝大多数伴有鳞化

 患者女,46岁。绝经2年,发现白带增多6个月。临床诊断:子宫平滑肌瘤。术中见子宫体下端不规则肿块9 cmx8 cmx5 cm,切面淡黄色,质软,肿块边界尚清晰。

关于子宫性索样肿瘤,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类似卵巢颗粒细胞和支持细胞的肿瘤 B:具有明显性索样分化,没有明显内膜间质细胞背景的肿瘤 C:伴有部分间质细胞肿瘤特点的肿瘤 D:具有卵巢真性性索肿瘤的免疫表型,inhibin(+) E:来源于子宫多潜能间质细胞

 患者女,48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2个月”就诊。B超提示“子宫肌瘤”。腹腔镜下行子宫肿瘤切除术。巨检:碎肌性组织9 cmx7 cmx5 cm,肿块灰白,质稍软,质地均匀,部分可见边界。)

大体检查不考虑的诊断为

A:子宫平滑肌瘤 B:子宫内膜间质瘤 C:子宫间皮来源肿瘤 D:子宫转移性肿瘤 E:子宫腺肌病 F:子宫肥大症

 患者女,48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2个月”就诊。B超提示“子宫肌瘤”。腹腔镜下行子宫肿瘤切除术。巨检:碎肌性组织9 cmx7 cmx5 cm,肿块灰白,质稍软,质地均匀,部分可见边界。)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光镜下,组织图像如图所示,未见核分裂象。) 总题库LOGO

A:子宫上皮样平滑肌肿瘤 B:子宫黏液样平滑肌肿瘤 C:子宫内膜间质瘤 D:子宫转移性肿瘤 E:子宫透明细胞癌 F: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

 患者女,48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2个月”就诊。B超提示“子宫肌瘤”。腹腔镜下行子宫肿瘤切除术。巨检:碎肌性组织9 cmx7 cmx5 cm,肿块灰白,质稍软,质地均匀,部分可见边界。)

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建议是

A:低度恶性,建议扩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 B:高度恶性,建议广泛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淋巴结清扫 C:生物学行为不能确定,建议单纯肿瘤切除 D:生物学行为不能确定,建议子宫切除 E:良性肿瘤,不需其他治疗 F:良性肿瘤,有可能复发,建议随访

某女性患者,25岁,未婚,因诊断卵巢肿瘤入院治疗。肿瘤位于子宫右侧,约10cm直径大。

为判断肿瘤的良恶性,除哪项检查外均有助于诊断

A:盆腔B超检查 B:盆腔CT检查 C:盆腔MRI检查 D:盆腔空气造影 E:腹腔镜检查

某女性患者,25岁,未婚,因诊断卵巢肿瘤入院治疗。肿瘤位于子宫右侧,约10cm直径大。

为判断肿瘤的良恶性,除以下哪项检查外均有意义

A:测血清CA B:测血清AFP C:测血清PRL D:测血清HCG E:测血清LDH

某女性患者,44岁,因消瘦乏力、下腹部发现包块2月,腹胀2周就诊。消瘦,腹部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右侧有12cm×8cm×6cm不规则肿块,尚活动,后穹窿扪及少许结节质硬

能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卵巢肿瘤是

A:成熟囊性畸胎瘤 B:卵泡膜细胞瘤 C:内膜样肿瘤 D:内胚窦瘤 E:浆液性囊腺瘤

某女性患者,47岁,闭经2月余,阴道淋漓出血20天,伴下腹隐痛和恶心呕吐到妇产科急诊室就诊。平素月经规律,既往无肿瘤家族病史。查体:Bp145/90mmHg,HR98次/分。妇科检查:阴道内可见少量鲜血,宫颈光滑,子宫增大如孕3月大小,轻压痛,双附件区触诊不清。

若该患者尿妊娠试验阳性,B型超声提示子宫增大,内回声紊乱,呈落雪状。双附件区囊肿,直径约6cm大小,最可能的诊断

A:不全流产 B:稽留流产 C: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D:子宫内膜癌 E:卵巢肿瘤 F:子宫肌瘤变性

子宫体最常见的肿瘤是:()

A:子宫平滑肌瘤 B:纤维瘤 C:脉管瘤 D:平滑肌肉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