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儿因发热,寒战,呕吐来医院就诊,就诊医师行脑脊液穿刺,将采集的脑脊液送检。
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呈G+小杆菌,通常成双排列,偶可见双球状,无芽孢,无荚膜,在20~25 ℃形成周鞭毛,有动力,在37 ℃时动力缓慢或无。符合如上叙述的细菌是
A:双歧杆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淋病奈瑟菌 D: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E:福氏志贺菌
一患儿因发热,寒战,呕吐来医院就诊,就诊医师行脑脊液穿刺,将采集的脑脊液送检。
脑脊液标本经培养后,在血平板上呈小而圆的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为G+小杆菌,应考虑鉴定的是
A: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B:肺炎链球菌 C:类白喉棒状杆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红斑丹毒丝菌
某男性患者,46岁,鼻部撞伤后,有血性液体自鼻孔流出,手帕或纸上的痕迹中心呈粉红色而周边色淡、清澈,色淡,流出的液体干燥后不呈痂状者,考虑为脑脊液鼻漏。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正确的是
A:单纯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无效者,为禁忌证 B:脑脊液鼻漏伴有反复发作的化脓性脑膜炎者,为适应证 C: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者,为禁忌证 D:脑脊液鼻漏伴有颅内出血者,为适应证 E:手术时多应不形成新鲜创面
某患儿因发热、寒战、呕吐来医院就诊,就诊医师行脑脊液穿刺,将采集的脑脊液送检。
脑脊液标本经培养后,在血平板上呈小而圆的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为G+小杆菌,应考虑鉴定的是
A: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B:肺炎链球菌 C:类白喉棒状杆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红斑丹毒丝菌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T38.4℃,颈项强直。脑脊液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数为415×10
/L,主要为淋巴细胞。
以下对该患者脑脊液性状描述正确的是
A:明显混浊,静置1~2小时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B: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静置12~24小时后,表面可有纤细的网膜形成 C: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D:脑脊液呈灰白色 E: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静置1~2小时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T38.4℃,颈项强直。脑脊液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数为415×10[~6.gif" />/L,主要为淋巴细胞。
以下对该患者脑脊液性状描述正确的是
A:明显混浊,静置1~2小时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B: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静置12~24小时后,表面可有纤细的网膜形成 C: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D:脑脊液呈灰白色 E: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静置1~2小时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大量饮酒后意识丧失,喷射状呕吐而入院就医。医生拟行腰椎穿刺,放出少量脑脊液,降低颅脑压力。
脑脊液的不正确描述是
A:水样透明液体 B:由脑室脉络丛产生而来 C:成人总量平均为250ml D:炎症、脑水肿等可使脑脊液分泌增多 E:脑脊液产生与吸收平衡
脑脊液()。
A:主要产生于侧脑室的脉络丛 B:充填于脑室内 C:第四脑室的脑脊液经正中孔和两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 D:经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内 E:经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