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国税局接到群众举报,市属某工贸公司有进货不入账,企图逃税的行为,经查证责令该公司在5日内缴纳税款。第2天该公司不但未去缴税,反而将账户上的资金转走,税务局得到消息后,便责令该公司提供纳税担保。该公司到市政府找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向国税局做了口头纳税保证。国税局不同意,最后该公司以库存原材料做了纳税担保。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税局不同意公司主管部门提供纳税担保是因为( )。

A:主管部门未作书面保证 B:主管部门没有担保资格 C:国税局不信任主管部门 D:主管部门无经济能力

某镇个体开业医师,收治一位不慎从高处摔下的儿童,诊断为右臂尺骨骨折。经接骨和其他相应处理后,患儿仍感头疼,恶心,但该医师认为患儿饮食情况良好,无异常问题,10天后才同意转诊。虽经市人民医院抢救,终因伤及颈脊髓,错过最佳抢救时机,于入院第2天死亡。患儿之父随即向县卫生局反映,要求追究该个体开业医师的法律责任。

对该个体开业医师这一医疗行为作出判定后,有权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理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是

A:市卫生局 B:省卫生厅 C:县卫生局 D:当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E:卫生部指定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某地区多年来受到SO和氟化物对大气的严重污染,现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状况和生活卫生条件影响的调查。

,下列哪一项不是通常开展的调查内容

A:疾病调查,体格检查 B:通过询问登记,了解居民反应 C:手及头发、血、尿等材料,测定某些污染物的含量 D:测定调查当天的大气污染物浓度 E:测定当地的树叶、麻雀等动植物的污染物含量

某地区多年来受到SO和氟化物对大气的严重污染,现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状况和生活卫生条件影响的调查。

欲检查SO对当地人群健康是否造成危害,主要应检查

A:皮肤的刺激和炎症情况 B:测定尿中SO含量 C:测定血中SO含量 D:测定头发中SO含量 E:呼吸道的刺激和炎症情况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A:应当密封 B: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C: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D:应当印有生物危险标识和警告用语 E:应当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某市某单位有职工300人,2000年8月26日~9月1日7天内发生痢疾80人,发病高峰在后3天,但9月3日尚有2例发生,后经医疗机构确认为细菌性痢疾,并上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当地卫生防疫机构12小时内派人前往该单位,对患者的接触物品、餐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

患者住院治疗后,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派人前往该单位实施的措施属于

A:随时消毒 B:终末消毒 C:及时消毒 D:疫源地消毒 E:预防性消毒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5000m²,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六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设计基础底标高为-9.0m,由主楼和附属用房组成。基坑支护采用复合土钉墙,地质资料显示,该开挖区域为粉质粘土且局部有滞水层。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合土钉墙边坡支护方案》时,对方案中制定的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混凝土终凝时间不超过4小时等构造做法及要求提出了整改完善的要求。   事件二:项目部在编制的“项目环境管理规划”中,提出了包括现场文化建设、保障职工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内容。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消防工作检查时,发现一只手提式灭火器直接挂在工人宿舍外墙的挂钩上,其顶部离地面的高度为1.6m:食堂设置了独立制作间和冷藏设施,燃气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杂物间。   事件四:在砌体子分部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发现有个别部位存在墙体裂缝。监理工程师对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进行了验收,对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提出整改要求。 事件五: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于10月17日对项目进行执法大检查,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二级注册建造师。为此,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做出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与10月21日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做了公示;并于10月30日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问题

5. 时间五中,分别指出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事件五中,10月17日作出行政处罚,10月21日公示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妥当。理由是: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做出后7d内。10月30日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妥。理由是:不良行为记录在当地发布记录起7d内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郭某对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不服,提出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经审理,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处罚偏重,改变了原处罚数额。但郭某仍不服,可将()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A:当地卫生监督机构 B:行政复议机关 C: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D:作出行政处罚的执法人员

接到质量可疑疫苗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应()

A:依法移交卫生行政部门 B:组织接种单位销毁 C:依法查封、扣押 D: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E:立即停止销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