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2岁,活动量较同龄儿差,活动后无蹲踞现象。查体:体重30 kg;P 90次/min,R 20次/min,上肢BP 90/50 mmHg,下肢BP 11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侧第2,3肋间可触及震颤并可闻及收缩期3/6级粗糙机械样杂音。心脏彩超:左心房,心室明显增大,房间隔中部呈瘤样向右心房膨出,主肺动脉直径38 mm,主肺动脉分叉处与降主动脉之间见一管状交通,连续血流,主动脉弓降部正常。胸部X线片:双侧肺血明显增多,心影增大,肺动脉段膨隆。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__。

硝普钠降压效果不满意时,处理方法是(提示 建立颈内静脉后,硝普钠从0.5 μg·kg-1·min-1开始持续输注,切皮前5 min给予舒芬太尼20 μg加深麻醉。切皮后心率从80次/min升到100次/min,血压从75/40 mmHg升到85/45 mmHg,将异氟烷加到2%。开始控制性降压,硝普钠逐渐加大到4~6 μg·kg-1·min-1,BP 90/50 mmHg,HR 110 次/min,CVP 3 mmHg。开胸后胸内填塞大纱布暴露术野,经皮脉搏氧饱和度降低到95%。)

A:对控制性降压的患者,应注意麻醉深度,如麻醉深度不够,可能硝普钠用量较大,且降压效果不理想 B:除了加深麻醉和使用扩血管药外,还可选择体位为头高位 C:该患儿可能麻醉深度不足,因切皮后患儿心率和血压均有升高 D:还可使用少量的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降低血压 E:还可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有助于降低血压 F:还可减少机械通气的潮气量,增加胸内压

患者男,65岁。主因活动后背部剧烈疼痛5 h,双下肢无力1 h入院。同时伴出汗,心慌,胸闷等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T 36.5 ℃,BP 140/90 mmHg。口唇发绀。心率86次/min,律齐,主动脉瓣3/6级舒张期杂音。右侧足动脉搏动摸不到,右下肢皮温低。

目前诊断为(提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根部扩张,主动脉壁增厚;CT示:“双腔”主动脉。)

A:特发性肺动脉__ B:主动脉夹层 C: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__ D:急性心脏压塞 E:急性心肌梗死 F:急性肺栓塞

患儿男,出生后19 d,因气促,哭闹后发绀11 d来诊。患儿系足月顺产儿,出生体重4.2 kg。出生后8 d喂奶时出现哭闹,烦躁,口唇发绀,严重时全身发绀,四肢冰冷,呼吸费力,气促。体检时发现有心脏杂音。在外院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__。血氧饱和度监测:差异性青紫,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血压。经在外院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于4 d前症状再次出现,并且呼吸费力,发绀加重不能缓解,在当地医院予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治疗,同时经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后症状减轻。查体:R 37 ℃,HR 130次/min,R 40次/min,BP 76/46 mmHg,体重4.1 kg。意识清楚,反应好,镇静状态。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唇周轻度发绀,皮肤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前区饱满,心尖搏动局限,位于左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未触及震颤,无心包摩擦感。HR 130次/min,律齐,P2>A2,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I3/Ⅵ级连续性粗糙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肋下3 cm。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目前主要诊断是(提示 心脏CT:升主动脉直径 2.5 mm,主动脉弓及降部缩窄,最窄处2.5 mm,跨窄压差90 mmHg,缩窄长度12.1 mm。动脉导管未闭,大小6 mm;双上肺斑片状影。心脏B型超声:右心室增大,31.4 mmx23.0 mm,左心室发育不良,10.2 mmx21.8 mm;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内径5.7 mm,跨窄压差19 mmHg;室间隔中断,左向右分流,大小5.7 mm,跨隔压差53 mmHg。主肺动脉增宽,主动脉发育细小,主动脉弓及降部扭曲,缩窄,跨窄压差90 mmHg。动脉导管未闭,大小5.7 mm,呈双期双向分流。)

A: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B: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并主动脉缩窄 D:动脉导管未闭 E:右心室发育不良 F:新生儿肺炎

患者男性,38岁。劳力性气促伴心前区疼痛两年。既往有原因不明发热。体检:T:37.5℃, P:92次/分,R:30次/分,BP:125/85mmHg。无发绀,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可闻及I3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及其相连的舒张期杂音,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肺动脉瓣区二心音亢进,血白细胞12.0x10,中性粒细胞0.87,血红蛋白105g/L,X线胸透见心影略大,左肺门上方有一约6x6cm可与主动脉分离的搏动性肿物,肿物前外方可见钙化。

提示:心电图示右室扩大,胸部CT和核磁共振示肺主动脉前外侧壁球形扩张,扩张前外侧钙化,肺内未见块影。肺动脉造影示肺主动脉球形扩张,直径约为6cm,未见夹层破口,左右肺动脉及分枝未见明显病变,右心导管示肺动脉水平有分流,肺动脉平均压30mmHg,超声心动图示降主动脉与肺动脉分叉处有异常通道。该患者应做哪些诊断

A:特发性肺动脉扩张 B:中央型肺动脉瘤 C:周围型肺动脉瘤 D:动脉导管未闭 E: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F:肺动脉__

患者男性,38岁。劳力性气促伴心前区疼痛两年。既往有原因不明发热。体检:T:37.5℃, P:92次/分,R:30次/分,BP:125/85mmHg。无发绀,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可闻及I3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及其相连的舒张期杂音,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肺动脉瓣区二心音亢进,血白细胞12.0x10,中性粒细胞0.87,血红蛋白105g/L,X线胸透见心影略大,左肺门上方有一约6x6cm可与主动脉分离的搏动性肿物,肿物前外方可见钙化。

提示:该患者经前正中切口纵劈胸骨探查可见肺动脉瓣上方之肺主动脉前侧方瘤状扩张,直径约6cm,前外侧壁坚硬,肺动脉可触及震颤。该患者术中应做哪些处理

A:建立体外循环 B:探查并处理并存的其他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 C:结扎入瘤血管 D:单纯肺动脉瘤切除,缝扎根部 E:切除肺主动脉瘤体,补片修补肺主动脉 F:人工血管肺主动脉置换术 G:同时切除肺动脉瘤侵及的肺脏

某患者,二维超声: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右心室壁增厚,室间隔上部回声中断1.8 cm,主动脉前壁骑跨室间隔,CDFI室间隔中断处呈红蓝双向分流,肺动脉起源于右心室。

进一步超声右心室流出道无狭窄,肺动脉及其分支增宽,肺动脉瓣M型曲线可见收缩中期提前关闭,呈“w”型,a波变浅或消失。应考虑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 C:肺动脉扩张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患者42岁,男性,70kg,劳累后疲倦,心悸,气促6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心绞痛半年,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入院,准备择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入院血压140/85mmHg。X线检查:左心室增大;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及劳损。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膜增厚,开放受限,开放速度减慢。主动脉根部活动幅度降低,左心室壁增厚。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感心前区疼痛,伴冷汗,血压130/80mmHg,心率100次/分,你认为患者出现了

A:过于紧张、焦虑 B:急性心肌梗死 C:狭窄突然加重 D:心肌缺血致心绞痛 E:肺栓塞

患者42岁,男性,70kg,劳累后疲倦,心悸,气促6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心绞痛半年,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入院,准备择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入院血压140/85mmHg。X线检查:左心室增大;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及劳损。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膜增厚,开放受限,开放速度减慢。主动脉根部活动幅度降低,左心室壁增厚。

此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应注意

A:维持低心脏前负荷 B:维持较高心脏前负荷 C:避免血压过高 D:维持适当后负荷,避免血压过低 E:维持窦性心律,避免心动过速

患者42岁,男性,70kg,劳累后疲倦,心悸,气促6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心绞痛半年,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入院,准备择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入院血压140/85mmHg。X线检查:左心室增大;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及劳损。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膜增厚,开放受限,开放速度减慢。主动脉根部活动幅度降低,左心室壁增厚。

诱导后患者血压降至85/50mmHg,心率64次/分,最佳处理是

A:不用处理,继续观察 B:静脉推注阿托品1mg C: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00μg D:静脉推注去氧肾上腺素100μg E:加速输液速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