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婴,2个月。高热3天,伴阵阵双目凝视1天多入院,每次发作仅数秒钟,病前轻度咳嗽。病后体温39.6~40.5℃,吃奶减少一半,精神不如以前。检查患儿体温40.2℃,精神萎靡,多睡,前囟饱满,颅缝不分离,颈无明显抵抗,Kernig征阴性,Babinski征阴性,脑脊液浑如米汤样,常规和生化检查分析确认为化脓性脑膜炎。

在确诊并发硬膜下积液后,应首先考虑对该患儿进行以下治疗

A:联合使用皮质激素 B:加用脱水剂清除积液 C:加强抗菌治疗促进积液吸收 D:手术清除硬膜下积液 E:硬膜下穿刺

患者男,35岁,右上腹隐痛1个月余,突发腹痛1h,轻度贫血貌,血压12/8kPa(90/6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右肋下2cm,质硬,触痛,脾未及,腹部弥漫性压痛,可疑反跳痛,腹腔积液征阳性。

腹膜炎的主要体征是

A:腹式呼吸受限 B:腹胀 C:压痛及反跳痛 D:移动性浊音 E:肠鸣音减弱

患者45岁,因剧烈头痛3小时,主诉"头痛是一生中最剧烈的疼痛",检查腰穿结果为脑脊液为血性,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的病因

A:高血压 B:冠心病 C:动脉瘤 D:动静脉畸形 E:脑血管炎

患者45岁,因剧烈头痛3小时,主诉"头痛是一生中最剧烈的疼痛",检查腰穿结果为脑脊液为血性,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诱因不包括

A:用力排便 B:咳嗽 C:情绪激动 D:腰椎穿刺 E:打喷嚏

脊硬膜和椎管之间的腔隙是

A:硬膜外腔 B:脊髓中央管 C:硬膜下腔 D:蛛网膜下腔 E:蛛网膜内腔

脊硬膜与蛛网膜之间形成的腔称()。

A:硬膜外腔 B:硬膜下腔 C:蛛网膜下腔 D:中央管

急性硬膜下血肿

A:病情一般多较重 B:好发于额极、颞极及其底面 C:可由脑内血肿破至硬脑膜下 D:中间清醒期是其特点 E:大多由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

脊硬膜和椎管之间的腔隙是()

A:硬膜外腔 B:脊髓中央管 C:硬膜下腔 D:蛛网膜下腔 E:蛛网膜内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