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8岁,因“双下肢水肿15 d”来诊。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
肾活检,光镜: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Masson染色:上皮细胞下有较多嗜复红蛋白沉积。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膜性肾病 C: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女,58岁,因“双下肢水肿15 d”来诊。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
免疫病理:IgG和补体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高强度沉积,IgA,IgM,C1q,纤维蛋白阴性。电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呈钉突样改变。病理诊断为
A: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B:狼疮性肾炎 C:膜性肾病(I2期) 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电子致密物沉积病
患者女,58岁,因“双下肢水肿15 d”来诊。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
在病理改变上,原发性膜性肾病与继发性膜性肾病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A: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下是否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B:足突是否广泛融合 C:肾小球系膜区是否有增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 D:免疫病理是否有IgG沉积 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无增生
患者,男,25岁。水肿,尿量减少,血BUN30mmol/L,Cr500μmol/L,拟肾衰竭。
下列哪项检查不能反映肾小管功能 ( )
A:氨马尿酸(PALL)最大排泌量 B: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TmG) C:酚红排泄实验 D:尿中降微球蛋白的测定 E:尿氨基酸测定
高某,26岁,水肿,尿量减少,血BUN30mmol/L,Cr500μmol/L,拟肾衰竭。
以下哪项检查不能反映肾小管功能
A:氨马尿酸(PALL)最大排泌量 B: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TmG) C:酚红排泄实验 D:尿中降微球蛋白的测定 E:尿氨基酸测定
患者慢性肾炎5年,近来出现衰弱无力,尿少,水肿较前加重,并有轻度贫血,血压160/100mmHg。
慢性肾衰时导致低钙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血磷升高 B: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PTH分泌增加 D:血钙、磷乘积升高 E:肾组织不能生成1,25-(OH)
D
患者慢性肾炎5年,近来出现衰弱无力,尿少,水肿较前加重,并有轻度贫血,血压160/100mmHg。
慢性肾衰时导致低钙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血磷升高 B: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PTH分泌增加 D:血钙、磷乘积升高 E:肾组织不能生成1,25-(OH)
D
肾水肿()
A: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苍白,切而髓质呈片状出血 B: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苍白无光泽,切面膨出,边缘外翻 C: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呈红色,切面皮质增厚 D:肾脏缩小,被膜不易剥离,表面呈细颗粒状,切面见小动脉硬化 E:肾脏缩小,被膜不易剥离,表面有凹陷性瘢痕,切面皮髓界限不清
肾水肿()
A: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苍白,切而髓质呈片状出血 B: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苍白无光泽,切面膨出,边缘外翻 C: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呈红色,切面皮质增厚 D:肾脏缩小,被膜不易剥离,表面呈细颗粒状,切面见小动脉硬化 E:肾脏缩小,被膜不易剥离,表面有凹陷性瘢痕,切面皮髓界限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