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序列内或附近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应用最广的是
A:I型 B:II型 C:III型 D:IV型 E:V型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序列内或附近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不会产生
A:黏性末端 B:5′黏性末端 C:3′黏性末端 D:平末端 E:单链缺口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关于葡萄球菌属β-内酰胺酶试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MIC≤0.12 μg/ml 或抑菌环直径≥29 mm时需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B:刮取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周围抑菌环边缘的生长物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C:β-内酰胺酶阳性葡萄球菌只对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D:质控菌株为ATCC29213和ATCC25923 E:菌落在M-H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培养18~20 h
病历摘要: 处方: 胃蛋白酶 10g 稀盐酸 20ml 橙皮酊 50ml 单糖浆 100ml 蒸馏水 适量 共制 1000ml
以下关于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正确的是:
A:本制剂可加入0.05%羟苯乙酯作防腐剂 B:处方中加入稀盐酸,可使胃蛋白酶溶解度增加 C:一般要求pH值在1~1.5之间 D:溶解胃蛋白酶时,不应用热水,以防失去活性 E:本品亦可加适量甘油(10~20%)代替单糖浆,以增加胃蛋白酶的稳定性 F:胃蛋白酶合剂必须用滤纸过滤至澄明 G:为加快胃蛋白酶溶解,可不断搅拌 H:稀盐酸起抑菌作用
处方:胃蛋白酶 10g 稀盐酸 20ml 橙皮酊 50ml 单糖浆 100ml 蒸馏水 适量 共制 1000ml
以下关于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正确的是
A:本制剂可加入0.05%羟苯乙酯作防腐剂 B:处方中加入稀盐酸,可使胃蛋白酶溶解度增加 C:一般要求pH值在1~1.5之间 D:溶解胃蛋白酶时,不应用热水,以防失去活性 E:本品亦可加适量甘油(10~20%)代替单糖浆,以增加胃蛋白酶的稳定性 F:胃蛋白酶合剂必须用滤纸过滤至澄明 G:为加快胃蛋白酶溶解,可不断搅拌 H:稀盐酸起抑菌作用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关于葡萄球菌属β-内酰胺酶试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MIC≤0.12 μg/ml 或抑菌环直径≥29 mm时需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B:刮取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周围抑菌环边缘的生长物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C:β-内酰胺酶阳性葡萄球菌只对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D:质控菌株为ATCC29213和ATCC25923 E:菌落在M-H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培养18~20 h
在某些地区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菌中,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包括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和其他水解碳青霉烯β-内酰胺酶】检出率越来越高。
关于KPC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均可用于检测KPC酶 B:临床常见产KPC酶的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如产酸克雷伯菌、弗劳地枸橼酸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沙门菌属、沙雷菌属亦有报道 C:产KPC酶菌株通常对碳青霉烯类低水平耐药 D:KPC酶主要由染色体介导,酶活性可受酶抑制剂抑制,可水解青霉素类、广谱头孢菌素、氨曲南及碳青霉烯类 E:目前发现的KPC酶有KPC-1~KPC-4等4种
放线菌素D抑制的转录酶是( )。
A:细菌的全酶 B:细菌的核心酶 C:真核生物的polⅡ D:真核生物的polⅠ
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抑制的转录酶是 ()
A:细菌的全酶(holoenzyme) B:细菌的中心酶(coreenzyme) C:真核细胞的polⅡ D:真核细胞的polⅠ